地名:双庙镇 | 隶属:达川区 |
行政代码:511703120 | 代码前6位:51170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8 | 邮政编码:635000 |
车牌代码:川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1万人 |
人口密度:约5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双庙镇因东北山梁建有川主、土主两座庙而得名。
达县辖乡。清属翠屏乡,1935年置双庙镇,1940年改双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36.4平方公里,人口2.2万。乡村公路与210国道相连。辖三合寨,二东、红巾、石门寺、新利、高坎、宝珠、石凼、中华寺、南岳寺、九贤寺、茶园、倒石桥、高生桥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煤、酿酒、农机加工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豆类、苎麻。养殖业以生猪、牛、家禽、淡水鱼为主。原四川省政协主席杨超出生于双庙。
2024年12月,双庙镇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4年4月,被命名为2024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双庙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10月,公社改乡。
2003年5月,映山乡并入。
2024年5月4日,同意撤销双庙乡,设立双庙镇,以原双庙乡的行政区域为双庙镇的行政区域。
2024年12月20日,撤销草兴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双庙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双庙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映山乡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乡名为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草兴社区是指政府驻地在本辖区,为了便于记忆,继续沿用地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地有三个寨子合围成了一个寨子,故名。原1大队,1980年以境内三合寨命名。隶属于双庙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二东农村社区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再次取得胜利的意思,故名。原2大队,1980年以夺取新胜利之意命名。隶属于双庙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寺庙名为宝珠寺,村民遂借取寺庙名为名,寓指该地物产丰富,美丽富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岳寺农村社区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此地因早年间种植许多茶叶形成了一个园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因河流上建了一座升高后的桥梁,故名。原14大队,1980年取境内高升桥同音命名。2024年5月15日村级建制调整,倒石桥村调整到高升桥村。隶属于双庙…[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居住于此的村民以张姓为主,且该地的地形像一个依靠船舶的港湾,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条小河沟,又盛产芝麻,故名。原映山2大队,1980年以驻地芝麻沟更名。2004年撤乡后并入双庙镇。隶属于双庙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塔子,故名。原映山5大队,1980年以驻地塔子梁得名。2004年撤乡后并入双庙。隶属于双庙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沿用了该地原有的一个地名陈家坪,且地势很平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当地石头多,乱石林立如雨后春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江河中水浅且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两座高山中间有一交通要道,故名。原5大队,1980年以境内高峡子命名。2004年与黄葛村合并。隶属于草兴乡管辖。2024年12月20日部分乡镇行政区…[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燕山村与旧时堰山咀谐音更名,故名。2004年与三汊河村合并,隶属于草兴乡管辖。2024年12月20日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草兴乡,调整到双庙镇,…[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村内魏氏居民较多,且有一个魏氏祠堂,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