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才镇 | 隶属:东兴区 |
行政代码:511011107 | 代码前6位:51101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2 | 邮政编码:641100 |
车牌代码:川K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23万人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内江解放时,在剿匪战斗中,郭双才(时任第五区副区长)等二十八名革命烈士在此英勇牺牲。
双才镇位于东兴城区东北,距离城区9公里。东邻田家镇,南接胜利镇,西与富溪镇毗连,北壤双桥镇,国道247线(内安公路)横贯全镇,因郭双才等28位征粮剿匪烈士而得名,传承着优秀的红色基因。双才镇特色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花生、优质水果、大叶麻竹、生猪、山羊、牛、兔等。全镇面积79.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740.4亩,林地面积1193.81公顷。现辖4个社区,16个行政村。双才镇户籍人口55990人,常住人口31784人。
历史沿革
双才镇原名黄连铺,1949年阴历腊月18日,当地土匪千余人袭击当时的0区政府所在地,副区长郭双才率领全体区政府工作人员和解放军战士30余人英勇反击,
2014年7月,双才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双才镇:纪念1950年2月在内江黄连铺征粮剿匪战斗中牺牲的内江县第五区副区长郭双才(山东武城人)烈士。
历史沿革:
清代、民国,建便民、贾家乡。
1951年,为纪念1950年在剿匪点头中牺牲的郭双才等28名烈士,由便民乡更名为双才乡;贾家乡分置民主、巫萍、人民、三烈、和平乡。
1953年,太和乡并入双才乡;民主、巫萍、人民乡并为人民、集中乡。
1955年,双才、烈士乡合并为便民乡;人民、集中乡合并复贾家乡。
1958年,撤乡建双才、贾家人民公社。
1984年,撤社复乡。
1992年,改为双才镇。
1995年,析出置三烈乡。
2
贾家社区位于双才镇偏北方,距离城区18公里,辖区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总户数1205户,总人口3848人,15个小组,耕地面积2270亩,其中水田985…[详细]
黄连铺社区距离内江市11公里,总户数1104户,辖区内有2个居民小组,无农业,种植产业。…[详细]
因纪念在1951年剿匪战斗中牺牲的三名烈士得,得名三烈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纪念在1951年剿匪中牺牲的郭双才同志,弘扬其革命精神,得名双才社区。…[详细]
十字村位于双才镇西部,距离城区约5公里,辖区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总户数1155户,总人口3491人,13个小组,耕地面积2285亩,其中田1200…[详细]
双才二八村位于双才镇西部,距离城区约10公里,辖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总户数1098户,总人口3564人,11个小组,耕地面积1957亩,其中田7…[详细]
胡石村距离双才场镇2公里,辖区幅员面积4.9平方公里,总户数1054户,总人口3648人,14个小组,耕地面积3218亩,其中水田1529亩,旱地16…[详细]
玉皇观村位于双才镇东北方向,距离内江城区约15公里、双才场镇约3公里,属于内江半小时经济圈内行政村,地处双才高速出口处,与双才镇胡石村、贾家村、高屋村…[详细]
瓢儿井村距离双才场镇2.5公里,辖区幅员面积3.95平方公里,总户数628户,总人口2344人,11个小组,耕地面积1933.54亩,其中水田800亩…[详细]
水大田村位于双才镇东南方向,幅员面积4.08平方公里,距离内江城区约8公里、双才场镇约4公里,内与双才镇十字村、二八村、瓢儿井村接壤,外与胜利街道、高…[详细]
双才镇芦音村离双才镇场镇5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共有总户数895户,总人口2996人,耕地面积2713亩,种植业以水稻和玉米…[详细]
花庙村位于双才镇北部,距双才镇10公里,居内安公路两旁,全长约4公里,区域面积约2.8平方公里,总户数673户,总人数2513人,共有8个小组,耕地面…[详细]
三关村距离双才镇场镇约10公里,属丘陵地带,下辖8个社,幅员面积354公顷,全村共有583户1920人,产业以粮药(天冬)种植和蔬菜种植为主,耕地面积…[详细]
涂家村距双才场镇13公里,辖区幅员面积4.9平方公里,总户数746户,人口2871人,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084亩,旱地为主。…[详细]
双才镇高屋村离双才镇场镇7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属于松林水库移民区,共有总户数895户,总人口3138人,耕地面积2410亩…[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罗皇寺,香火旺盛,较有名气,在此设村,村以寺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泄洪坝,村民聚居于此形成聚落,在此设村,村以坝并寓意美好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观音寺岩壁上刻有“万里坎”三字,村民在此聚居形成聚落,当地称此为万里坎,村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对口坡,村民聚居于此形成聚落,在此设村,村以坡得名。…[详细]
境内有芋河冲,村民聚居于此形成聚落,在此设村,村以此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