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吉米镇
地名:吉米镇 | 隶属:甘洛县 |
行政代码:513435103 | 代码前6位:513435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685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1万人 |
人口密度:15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吉米镇全称为吉米拉达,彝语意为鹦鹉沟。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吉米镇人口数量为1.11万人,位列甘洛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2021年1月,吉米镇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基本介绍:
甘洛县辖镇。解放前为黑彝奴隶主势力范围,1956年设-区,1958年更名吉米拉达区,1960年再更名吉米区,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70.2平方公里,人口0.4万,均为彝族。辖瓦古觉、阿沙门、哈洛、色达、呷落、热哈、以呷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业、伐木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牧业以养绵羊、山羊、黄牛、猪为主。
历史沿革:
1956年,设区。
1958年,更名吉米拉达区。
1960年,再更名吉米区。
1992年,建镇。
2020年6月12日,撤销阿嘎乡、波波乡,将原阿嘎乡和原波波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吉米镇管辖。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彝语意为位于河边阴凉处的地方,故名。1956年称色达村,沿用至今,归吉米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人民希望生活美好,不苦不累,“阿沙莫”彝语意为不苦不累,日子过得比较高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呷洛,彝语意为建在狭窄河沟上的村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热哈,彝语意为贫穷落后的地方。1956年置夕打乡,成立热哈大队,1958年更名吉米拉达区,1960年更名吉米区,1974年改称吉米公社,1981年更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波波彝语意为地势高,四眺无阻,建在高台地上的村子。…[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位于悬崖坎边,“瓦托”彝语意为悬崖坎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波波彝语意为地势高,四眺无阻,建在高台地上的村子。…[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乃巫,彝语意为山包坎下,故名。1956年成立布自乃乌大队大队。1996年归阿嘎乡管辖,名乃巫村。2020年归吉米镇管辖,将乃巫村和四赶千村合并为乃巫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达,彝语意为小河沟,故名。1956年成立以打大队。1996年成立名以达村,归阿嘎乡管辖。2020年归吉米镇管辖,将以达村、苟尔莫村、鱼尾村、厄曲村合…[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格古家族在此聚居,故名。1956年成立格古大队。1984年设格古村。2020年归吉米镇管辖,将格古村、皮觉村、波洛村合并为格古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