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通达乡 | 隶属:甘孜县 |
行政代码:513328214 | 代码前6位:513328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670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3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33人 |
人口密度:约1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四通达乡因乡政府原驻四通达自然村而得名。“四通达”为藏语,意为请神坝子。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东谷土司辖地。1956年置棒多乡和东谷乡。1959年合并两乡名四通达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235.8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棒多、四通达、支拉3个村委会。以牧为主,主要饲养牦牛、山羊。以红牛皮加工和藏族手饰加工闻名。出产党参、蓁艽等名贵药材。境内有东谷寺。
文化旅游:
东谷寺,属格鲁教寺庙,位于甘孜县东北部,距县城60公里,海拔3500米。在四通达乡达曲河东岸与奶龙河西岸的交汇点上,寺庙依山坐北朝南,有洛东公路连通。霍尔十三寺之一。东谷寺,为东谷寺第一世-
历史沿革:
民国,属霍尔东谷土司。
1956年,设棒多、东谷2乡。
1959年,2乡合并为四通达乡。
1960年,乡改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敬重神明的坝子”。…[详细]
泥赤村:距离乡政府3公里,位于甘孜县北部。全村57户,318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山坡下的村寨”。1956年为支拉村,1960年称支拉生产队,1983年为支拉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在高山上的村寨”。1983年被命名为日都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守卫边疆”。1983年被命名为卡苏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在河水边的村寨。1956年为棒多乡,1958年为棒多村,1960年为棒多大队,1983年命名为棒多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水槽边上的村寨”。1983年被命名为瓦拉达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则衣村是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四通达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