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垭镇 | 隶属:九龙县 |
行政代码:513324102 | 代码前6位:51332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1620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798人 |
人口密度:约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藏语,意为两山之意可通行的狭窄地方。因寨建于山间阶地,有上中下三排,该地居中,故名。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俄尔彝族乡、三垭彝族乡,设立三垭镇,以原俄尔彝族乡和原三垭彝族乡所属行政区域为三垭镇的行政区域,三垭镇人民政府驻龙塘子村4组32号。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三垭镇被评定为2025年度甘孜州乡村振兴先进县(镇)。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甘孜州调整康定市等6个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5号):撤销俄尔彝族乡、三垭彝族乡,设立三垭镇,以原俄尔彝族乡和原三垭彝族乡所属行政区域为三垭镇的行政区域,三垭镇人民政府驻龙塘子村4组32号。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龙塘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以此地名为名。1958年民主改革,实行乡制,属三垭彝族乡龙塘子社,1973年整建人民公社,属三垭人民公社龙中大队,1984年撤…[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方偏僻且有老鸹栖息,故名。1958年民主改革,实行乡制,属三垭彝族乡老鸹社,1973年整建人民公社,属三垭人民公社老鸹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老虎经过的路,故名。1958年民主改革,实行乡制,属三垭彝族乡郎呷社,1973年整建人民公社,属三垭人民公社郎呷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并成…[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形似马的脖子(马颈子),故名。1958年民主改革,实行乡制,属三垭彝族乡马颈子社,1973年整建人民公社,属三垭人民公社马颈子大队,1984年撤…[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彝语意为此地有一座瓦房,故名。1957民改建政为俄尔乡,1973年整建公社为俄尔公社,1984年改为俄尔乡,同年又改为俄尔彝族乡,设立俄尔村,2020…[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人多众多,且居住集中,故名。1957民改建政为俄尔乡,1973年整建公社为俄尔公社,1984年改为俄尔乡,同年又改为俄尔彝族乡,并设立大铺子村,2…[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居住者较多彝族的洼堡子姓氏的群众,后改谐音“洼铺子”为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