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漳扎镇 | 隶属:九寨沟县 |
行政代码:513225101 | 代码前6位:513225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3400 |
车牌代码:川U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万人 |
人口密度:约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漳扎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漳扎村而得名,漳扎意为藏族人的坝子。
基本介绍:
漳扎镇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城西部,岷山山脉南段,东接白河自然保护区,南与松潘县的漳腊区以弓杠岭为界,西与大录乡接壤,北与黑河乡绕腊沟、陵江乡羌河沟相邻,距九寨沟县城46km。地理坐标北纬33°02''—33°21'',东经103°38''30"—104°03''40''。漳扎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漳扎村而得名。
全镇幅员面积1348.412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7个社区(其中九寨沟风景名胜区3个社区)。漳扎镇处于藏区向汉区、牧区向农区过渡地带,民族主要以藏族为主,羌、回、汉等民族杂居。这里是藏羌回汉等多民族文化的
荣誉排行:
2022年6月,漳扎镇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2022年2月,漳扎镇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重点生态功能区)。
2021年1月,漳扎镇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漳扎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3月,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森林小镇名单出炉,漳扎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漳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9年1月,漳扎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漳扎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清初时期,属吐蕃。
清雍正二年(1724年),归顺,和药寨主授职土司百户,隆康授职土司守备。
清同治二年(1863年),撤土司,设守备各一名。
民国时期,置塔藏乡。
1956年1月,析隆康汉族居住的下寨子和沙坝大队一队置白河。
1958年,沙坝部分并入塔藏,乡改公社。
1961年,沙坝划入,分为塔藏、隆康2乡。
1965年,改塔藏公社。
1968年,更名胜利公社。
1973年,公社改乡。
1992年,隆康、塔藏2乡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为三舍羊峒和约九寨之首,名为和约,后改为荷叶,故名。居住于此社区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砍树的地方。1998年根据南坪县政府发文,为加强管理风景区的保护力度,撤除九寨沟景区的村民委员会制,成立相应的社区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又陡又窄的石山,居住于此社区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藏族人的坝子,居住于此社区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社区彭姓人家居多,且寓意丰收,故名,居住于此社区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唐朝初期,唐蕃之间的战争不断,吐蕃把从西藏来的军队抽出部分留在被征服了地方。清朝时为隆康关,城为圆形,城墙长100米,高2.5米,厚2米,城墙城门为夯…[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藏语意为“平海”,故名。得名后,沿用至今。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甘海子村并入。…[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西藏的根子,故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84年属塔藏乡,1992年10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撤销区公所和调整乡镇建制的通知》,将该村调整为九寨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唐朝初期,唐蕃之间的战争不断,吐蕃把从西藏来的军队抽出部分留在被征服了地方。清朝时为隆康关,城为圆形,城墙长100米,高2.5米,厚2米,城墙城门为夯…[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大鹏鸟降落在公牦牛身上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由藏语音译而来,意为从山梁看鱼儿喝水的意思,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竹浪”,故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84年属塔藏乡,1992年10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撤销区公所和调整乡镇建制的通知》,将该村调整为九寨沟镇…[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边有个二座桥,故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84年属塔藏乡,1992年10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撤销区公所和调整乡镇建制的通知》,将该村调整为九寨沟镇管…[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村有一座寺庙,故名寺寨,因“寺”与“四”同音,且位置地处上方,变更为上四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郎寨”为出黄牛的寨子之意,故名。自得名沿用至今。2020年5月因村级建制,将牙屯村合并至郎寨村,命名郎寨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文意为承载神鹰的地方,故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84年属塔藏乡,1992年10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撤销区公所和调整乡镇建制的通知》,将该村调整为九…[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竹子沟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小地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村彭姓人家居多,且寓意丰收,故名。自1982年命名以来从未改变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