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木拉镇 | 隶属:理塘县 |
行政代码:513334103 | 代码前6位:51333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430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729人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木拉为藏语洛拉的谐音,意为物产丰富。
基本介绍:
2020年,撤销中木拉乡、下木拉乡,设立木拉镇,以原中木拉乡和原下木拉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木拉镇的行政区域,木拉镇人民政府驻八鲁村1组20号。
历史沿革:
2020年6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甘孜藏族自治州调整雅江县等12个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0〕9号):撤销中木拉乡、下木拉乡,设立木拉镇,以原中木拉乡和原下木拉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木拉镇的行政区域,木拉镇人民政府驻八鲁村1组20号。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优质酸奶”。1958年解放后成立民主改革、1960年成立集体食堂、1966年生产队、1973年成立人民公社、1982年推广农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东方”。1951年解放后成立民主改革、1966年生产队、1984年成立人民公社,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富裕”。1984年前热拉村、上、中、下格西,四个自然村总称格西大队,1984年开始上、中、下格西改称为“村民小组”。2001年又开始把上格…[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文音译命名。藏语,意为“善战之军”。…[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山脊”,故名。1954年开始该村称为“则工村”。1958年解放后成立民主改革、1960年成立集体食堂、1966年生产队、1973年成立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美好寓意命名。藏语,意为“什么都得到”。…[详细]
细忠村:位于原下木拉乡驻地,距离镇政府9.3公里;共计50户,233人,耕地面积509.49亩。…[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文音译命名。藏语,意为“古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喜鹊报喜的吉祥之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美好寓意命名。藏语,意为“美满”。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6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甘孜州),并沿用了历史地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依村是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木拉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文音译命名。藏语,意为“照耀”,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森林里的村落”。1956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甘孜州),此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新村”,故名。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6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甘孜州),并沿用了历史地名。…[详细]
曲呷村:距理塘县城73公里,距省217线39公里,距离镇政府2公里,共有72户。…[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文音译命名。藏语,意为“公约”,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