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竹堡乡 | 隶属:马边彝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511133211 | 代码前6位:51113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3 | 邮政编码:614600 |
车牌代码:川L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88人 |
人口密度:约3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行政村 |
大竹堡乡,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为边宁之需,在此筑堡屯兵,因附近大竹甚多而得名。
基本介绍:
大竹堡乡位于马边县城西北24公里处,全乡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辖4个村,15个村民小组,共有1048户4785人,其中彝族3296人,占73.5%,现有耕地25991.697亩,其中水田1000亩;粮食播种面积达25991.697亩,产量1800吨;有林地137600亩。八月竹面积90000亩(含国有林区)。笋子年产量达600万斤,群众采笋收近1800余万元。
全乡资源丰富,起源于罗翻突山脉的大竹堡河流经该乡中部注入马边河,河水落差大,宜发电,已开发出了三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4000千瓦。全乡有森林面积7.9万亩,境内森林中有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盛产天麻、黄莲等中药材,土特产以竹笋以主,年
文化旅游:
大竹堡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乐群垦社即乐群垦殖公司,由吴晋航等筹资20万元创办,主体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包括峨边彝族自治县观慈寺、混水凼、滥池子、白蜡坪等地,可耕地67000余亩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大竹堡乡境域为拓边垦社。
1951年,与镇江庙合并为太平乡,驻两河口。
1952年,属大竹堡联合乡。
1958年,与太平乡合并为大竹堡公社,驻两河口。
1962年,太平乡析出,迁驻大竹堡。
1984年,公社改乡。
新山村属省定贫困村,为彝汉杂居村,距大竹堡乡政府所在地3.5公里,平均海拔高度780米,幅员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全村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现有硬化通组…[详细]
白岩湾村属省定贫困村,为纯彝聚居村,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平均海拔高度900米,面积29.31平方公里,东面与大竹堡村交界,西面与雪口山乡杨店儿村相望…[详细]
大竹堡乡朝阳坪村为省定贫困村,位于大竹堡乡东北部,距乡政府6公里,离马边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属高寒山区和纯彝族聚居村,全村辖有朝阳坪、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