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腔村 | 隶属:梅林镇 |
行政代码:511133109201 | 代码前6位:51113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3 | 邮政编码:614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川L | 行政级别:村 |
辖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 | |
海拔:1800米 |
早年前有姓沙人家在此开客栈,酿酒,当地将开店称为“腔”,故名。
基本介绍:
沙腔村位于马边东部,离县城27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东与苏坝乡马坝村相连,南与茶园堡接壤,西与鄢家碉村毗邻,北与烟峰乡长河扁村连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陡峭,沟深纵横,气候冬寒夏凉,日照短,烟峰电站坐落于本村。 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52户788人,识别贫困户42户221人,全村退耕还林269亩,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有少量农户种植蔬菜、核桃等,本村经济来源以务工和种养殖业为主。 全村基本达到了水、电“两通”,通村、通组公路覆盖率达100%,电视、3G、4G信号全覆盖,电信宽带到村,村级教学点一个,村卫生室1所。 村“两委”班子健全,党支部书记、支部
历史沿革:
1952年建沙腔乡,1958年为八一人民公社,1959年改名沙腔公社,1984年更名为沙腔乡沙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沙腔村附近有荞坝古镇景区、川西南军区游击队活动遗址、明王寺、中共乐群垦社特支活动遗址——大竹堡、马边东皇殿、石梁大佛等旅游景点,有马边绿茶、马边乌梅、火烧洋芋、臼捣仔鸡凉辣汤、彝族风味肉冻、彝族风味血大肠等特产,有夹江书画纸、夹江武术、夹江国画纸、夹江画纸、峨眉山佛教音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