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藏乡 | 隶属:马尔康市 |
行政代码:513229207 | 代码前6位:513229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4000 |
车牌代码:川U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2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59人 |
人口密度:约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行政村 |
大藏乡因辖内大藏寺而得名,嘉绒藏语意为“够了”。
基本介绍:
马尔康县辖乡。1953年置大藏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2公里。面积420平方公里,人口0.1万。林区专用公路过境。辖青平、卡尔古、德尔巴、打扒、春口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棵、豆类。境内有101伐木场。
荣誉排行:
2013年2月,2012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大藏乡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卓克基土司的半个垄巴,称上茶堡。
1953年,设大藏行政委员会。
1956年,下五寨划归沙尔宗乡,上五寨合并为大藏乡。
1966年,大藏乡改大藏公社。
1984年,大藏公社改大藏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文含义为“寺庙的墙”,故名。1966年成立大藏人民公社,同年成立大藏人民公社春口大队。1984年撤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故称大藏乡春口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藏文含义为“猪”,故名。1966年成立大藏人民公社,同年成立大藏人民公社打扒大队。1984年撤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故称大藏乡打扒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嘉绒语意为“斧头”,故名。1966年成立大藏人民公社,同年成立大藏人民公社德尔巴大队。1984年撤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故称大藏乡德尔巴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嘉绒语意为“旧房”,故名。1966年成立大藏人民公社,同年成立大藏人民公社青坪大队。1984年撤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故称大藏乡青坪村。2020年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