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牛牛坝镇 | 隶属:美姑县 |
行政代码:513436103 | 代码前6位:513436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645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7.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7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以境内牛牛坝得名。
基本介绍:
撤销牛牛坝乡、竹库乡和尔合乡,设立牛牛坝镇。以原牛牛坝乡、原竹库乡和原尔合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牛牛坝镇的行政区域,牛牛坝镇人民政府驻尔解卡峨村尔千街36号。
历史沿革:
2021年1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凉山州调整普格县等7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1〕1号):撤销牛牛坝乡、竹库乡和尔合乡,设立牛牛坝镇。
以原牛牛坝乡、原竹库乡和原尔合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牛牛坝镇的行政区域,牛牛坝镇人民政府驻尔解卡峨村尔千街36号。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举“北极星”的力量共同推进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行政区内西部,希望此地繁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牛牛,为彝族人名,曾有一个叫牛牛的彝族人在此平坝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当地生产的花椒很香,故名。解放初,属甲谷地区;1950年实行乡制,隶属甲谷区尔库乡管辖。1970年撤区并乡,成立阿波觉村村民委员会,归属牛牛…[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青松树,故名。1960年隶属牛牛坝公社管辖,称呼腾地阿门社。1976年建立腾地村村级组织,归属牛牛坝乡管辖。2021年撤乡建镇,撤销牛牛坝乡…[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彝语,意为山脊之下的村庄,故名。1975年特西乃拖村和尔解卡峨村合并为木合村。1977年单独成立尔解卡峨村委会,归属牛牛坝乡管辖。2021年撤乡建镇,…[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土地贫瘠的地方,音译为“碾碾”,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神仙留下的地方,故名。解放初期,归甲谷区尔库乡管辖。1970年撤区并乡后,成立米体村村民委员会,属牛牛坝乡管理。2021年撤乡建镇,撤销牛牛…[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热口家族的人在此地聚居,故名。解放初,属甲谷地区;1950年实行乡制,隶属甲谷区尔库乡管辖;1970年成立热口阿觉村村民委员会,归属牛牛坝乡管辖;2…[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两棵粗壮而又高大的白杨树,因长的形状奇特,人们便把它们用栅栏围起来加以保护,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不祥之地,故名。解放初期,归属甲谷区尔库乡管辖。1970年成立四比齐村村民委员会,归属牛牛坝乡管辖。2021年撤乡建镇,撤销牛牛坝乡,划归牛…[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彝语,意为本地曾有姓马海的土司生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姓马海的土司居住管辖地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成片蕨草中间隔一层岩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彝语,意为山垭口,故名。1946年昭觉县国民党政府设置“牛牛坝办事处”但实际属于奴隶主阿尔家族和阿合家族统治。1953年成立属乃嘎民改工作队。1956…[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骏马回转之地,故名。1946年昭觉县国民党政府设置“牛牛坝办事处”但实际属于奴隶主阿尔家族和阿合家族统治。1953年成立属乃嘎民改工作队。1…[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山峰和河流交汇处,故名。1946年昭觉县国民党政府设置“牛牛坝办事处”但实际属于奴隶主阿尔家族和阿合家族统治。1953年成立属瓦依民改工作队…[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阿毕家族在此聚居,故名。1946年昭觉县国民党政府设置“牛牛坝办事处”。1953年成立属阿毕乃拖民改工作队。1956年属于牛牛坝区公所乃嘎大队。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