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龙镇 | 隶属:冕宁县 |
行政代码:513433107 | 代码前6位:51343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560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1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9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石龙镇因境内石龙桥而得名。
基本介绍:
石龙乡地处冕宁中心地段,108国道贯穿全境,东与后山乡毗邻,西与宏模乡隔河相望,南与泸沽镇接壤,北与复兴镇交界,全乡面积23.18平方公里,五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3162户13955人,具有耕地9305.39亩。
荣誉排行:
2019年12月,石龙镇入选2019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石龙镇。
1953年,镇改乡。
1958年10月,划归巨龙公社,设石龙管区。
1961年,析置石龙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2013年,撤乡设镇。
2019年12月,撤销后山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龙镇管辖。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和平指没有战争的状态,当地居民希望生活美好幸福无战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一座清代嘉庆15年修的石桥,在桥上刻有石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人民当家做主的美好寓意,故名。民主村原名为石头坝,原由两部分为麻植庄和石头坝组成,1946年初隶属于石龙镇第六保,解放后1953年正式改名为民主村,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民国时期,境内有彝族姓氏布点的家族居住,当地彝语把“布点”译为“野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富强含义富裕强盛,取希望当地居民生活永远繁荣富强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有两座桥,故名。解放前属复兴镇第七堡,1958年称双桥大队,至1984年成立双桥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境内居民希望生活美好,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坡改梯,梯改田的政策,希望群众在劳动生产中前进积极向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境内桃树较多,故名。1950年建桃园大队,1981年设立建桃园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座小山很像马鞍,故名。1992年前属后山公社管辖成立马鞍村。2019年12月12日撤销后山镇,划归石龙镇管辖。2020年5月19日将马鞍村和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