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桥镇 | 隶属:南部县 |
行政代码:511321124 | 代码前6位:5113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300 |
车牌代码:川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7.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3万人 |
人口密度:约73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大桥镇因西汉初年,大桥为充国县所在地,充国人谯纵称成都王后,在大桥场修建了谯王城。蜀汉谋士谯周也出生于大桥。由于二人的名气和地位,加之谯姓为当地大姓,“大谯”的称呼因此而形成。后“大谯”谐音为“大桥”。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石泉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大桥镇管辖,大桥镇人民政府驻三元街108号。
大桥镇地处县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东与宏观乡、雄狮乡相连,南接石泉乡,西与柳驿乡接壤,北与永红乡交界。幅员面积27.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49.8亩,总人口13,599人,3,811户,辖新井、龙泉、封銮、方金、四面、莲池、翰林、武曲、老君、石桥、风云、盘河、翠屏、庄子、依东15个村,1个居委会,75个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生猪、禽蛋、蔬菜、大枣、核桃、药材、南瓜等。
是-·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的故乡。北宋初年,三兄弟相继登第为两状元一进士,其中两人官至宰相。
镇
文化旅游:
漱玉岩石刻位于南部县,年代为宋—明。2016年12月,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南充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石刻洞窟东侧外缘向东外延30米,西至石刻洞窟崖顶,南至石刻洞窟南侧外缘
瑞笋堂大院位于南部县大桥镇新井社区,年代为清。2023年7月,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其南充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北宋,属阆州充国八县新井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大桥乡。
1984年,由大桥乡改为大桥镇。
2019年10月,撤销石泉乡,划归大桥019年10月,撤销石泉乡,划归大桥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境内多盐井,故名。1950年,隶属于大桥乡。1958年,隶属于大桥公社,更名为1大队(人民公社化运动)。1980年,隶属于大桥公社,更名为新井大队(一…[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石泉场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场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块方形大石,似古人头巾,本名方巾石,后人称方金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清朝翰林学士敬占鳌的墓,故名。1950年,隶属于大桥乡。1958年,隶属于大桥公社,更名为7大队(人民公社化运动)。1980年,隶属于大桥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桥村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桥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其背靠“盘古山”,脚下“转转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庄子湾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湾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府君庙位于该村境内,故名。1950年,隶属石泉乡。1958年,隶属于石泉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名为3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府君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仙桥位于该村境内,故名。1950年,隶属石泉乡。1958年,隶属于石泉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名为6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金仙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曾在此地挖出龙骨化石,故名。1950年,隶属石泉乡。1958年,隶属于石泉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名为9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龙骨大…[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前袁姓人家聚居于此处河岸边。1950年,隶属石泉乡。1958年,隶属于石泉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名为12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袁家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松林坝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坝山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杜姓人家、水井、盐井多,故名。1950年,隶属石泉乡。1958年,隶属于石泉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名为17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