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宝梵镇 | 隶属:蓬溪县 |
行政代码:510921107 | 代码前6位:5109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25 | 邮政编码:629100 |
车牌代码:川J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9374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因境内有一座宝梵寺得名。
基本介绍:
宝梵镇位于蓬溪县城西15公里,宝梵镇属川中盆地湿润气候区,具有:冬寒春早,夏热多雨,秋季热量充足、降雨量适中,冬季无霜期长、多云雾等特点,是茶树生长所必备而又极其优越的气候条件。
历史名胜
宝梵寺
宝梵寺位于四川省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境内。沿成南高速公路至蓬溪入口,沿一条水泥乡道七弯八拐再行五公里,经古镇回龙场,过“二十四孝”之程孟宗故里,便可见一森森古寺,盘座于“峰峦结固,林木盘错”之间,这便是“仙画”所在地宝梵寺,这里“景致冠一方”,“勘其地理,状若莲花”,据明碑《宝梵寺修造记》称:之所以在此择地建寺,是因其地“幽胜”,可“藏焉修焉”。
宝梵寺原名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宝梵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文化旅游:
由达成铁路蓬溪站乘汽车向北转西行8公里,便可到达蜀中名刹宝梵寺了。宝梵寺坐落于四川蓬溪县西15公里的宝梵镇宝梵村狮子山中麓。肇建于北宋初年,称罗汉院。治平元年??(1064),宋英宗赵曙敕改为
广教寺年代为清,位于宝梵镇广教村,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9月3日,广教寺被公布为蓬溪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建筑外檐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5米为界。
任氏墓地年代为清,位于宝梵镇广教村,类别为古墓葬。2012年9月3日,任氏墓地被公布为蓬溪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碑外沿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米为界。
洞子湾崖墓年代为东汉,位于宝梵镇石院村,类别为古墓葬。2012年9月3日,洞子湾崖墓被公布为蓬溪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陈祖友宅,南、西、北以各方崖墓壁向外延伸20米为界。
历史沿革:
清光绪时设回龙场。
1951年设回龙乡。
1981年改为宝梵乡。
1992年9月合并设乡。
1995年10月迁乡址建镇。
2019年9月1日,根据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蓬溪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遂府函〔2019〕96号同意保留宝梵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盛产冬笋而得名,故名。1984年命名为宝梵乡冬笋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乡并镇为宝梵镇冬笋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成立冬笋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莲花”代指佛教形象,村名承载了群众的美好祈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时人民群众殷切盼望美好生活,希望快速步入理想生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年间该地田坝中有一口老井,供全村人饮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宋朝年间,该村修建了一座寺庙,皇帝提名为宝梵寺,由此该村得名宝梵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中央有一处地形像云盘,此处多是坚硬的石料,以此取名为云盘咀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该村地形沟深且长,当地将长沟称为长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来有一座桥名为鹤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道德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1962年以前,属鸣凤乡。1963年1月,属东风人民公社,为东风二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龙洞乡。1995年…[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有一长约50米,宽约1.5米的山洞,从外面看蜿蜒曲折、深不见底,被当地人称为龙洞,住于此村的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青山村是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宝梵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