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

地名:阿坝镇隶属壤塘县
行政代码:513231100代码前6位:513231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37 邮政编码:624300
车牌代码:川U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0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39万人
人口密度:约5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唐太宗贞观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以武力进攻松潘向唐求婚,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从土蕃腹地阿里一带迁民至本地并居住下来繁衍生息。他们自称“阿里娃”。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娃”的简称“阿娃”(喻指阿里人开发的地区)被作为本地地名使用,汉译即为“阿坝”。

松赞干布(617-650年,藏语拼音:Songzain Gambo;威利:Srong-btsan Sgam-po),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是实际上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在位期间(629…… 松赞干布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阿坝县辖镇。1958年置城关乡,1961年置城关镇,1982年更名阿坝镇,1985年藏锋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面积406平方公里,人口0.9万。成阿公路终点、阿久公路、阿壤(塘)、阿茸(安)公路起点。辖藏锋一、藏锋二、藏锋三、藏锋四4个村委会和阿坝镇1个居委会。农业农牧结合,牧业以耗牛、马、绵羊为主。企业有木材加工、皮革、绒毛分梳、地毯等厂。有格尔登寺院和清真寺等名胜古迹。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阿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58年置城关乡;1961年置城关镇;1982年更名阿坝镇;1985年藏锋乡并入;2020年,撤销哇尔玛乡,将原哇尔玛乡、原河支乡色尔古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阿坝镇管辖,阿坝镇人民政府驻阿坝镇社区洽塘中街34号。

九寨沟
第一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第一社区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一村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一村村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二村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二村村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三村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三村村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四村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四村村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五村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五村村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六村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六村村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七村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七村村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阿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足么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在藏语中“足忙”为人户多之意。因本村历来为当地一带人丁较多的村落,故名。…[详细]

铁穷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铁穷在藏文含义中为“印章之寨”,是阿坝土官麦桑官寨所在地,故名。…[详细]

洞沟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当地人追述:“洞沟”原意指九个山梁,因这一带有九个小山梁而得名。…[详细]

尕休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解放前曾有一土官,建有其房,房名为“尕修”,后改为“尕休”,故名。…[详细]

色尔古村

区>区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以前,村内有一喇嘛,其族名“色桑”(“桑”为藏语房名或族名尾缀音),故以其族名“色”命作村名。藏语“尔古”译义为区域、地带,“色尔古”含义为色桑喇…[详细]


以下地名与阿坝镇面积相当:
到阿坝镇必去著名景点

阿坝镇相关名人

阿坝镇特产与美食
阿坝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壤塘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