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和街社区 | 隶属:仁和镇 |
行政代码:510411100002 | 代码前6位:51041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2 | 邮政编码:617061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川D | 行政级别:社区 |
因辖区内有一条“仁和街”,寓意仁爱温和,故名。
荣誉排行:
2022年8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确定仁和街社区为第三批四川省绿色社区。
基本介绍:
仁和区仁和镇仁和街社区便民服务站位于仁和区仁和街112号,便民服务站依托党群服务中设立,便民服务站公共服务项目涉及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社会救助、残联、工会、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仁和区仁和镇仁和街社区便民服务站配备帮办代办工作人员14人,党员7名,设置窗口6个,其中窗口工作人员6人,窗口党员5名,全体工作人员坚持“用心服务 传递真情”的原则服务辖区群众,便民服务站规范了制度,配备了办公设施设备、便民服务设施,更好满足办事人员需求。社区便民服务站采用“定点办、预约办、上门办、掌上办”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仁和街社区与沙沟社区、老街社区、大河社区、弯庄社区、土城街社区、沙沟村、莲花村、田坝村、总发村、立新村、红旗村、板桥村、四十九社区、银华社区相邻。
历史沿革:
1992年成立仁和居民委员会,2001年更改为仁和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仁和街社区附近有迤沙拉景区、板桥旅游新村、立新旅游新村旅游景区、班庄旅游新村旅尉扒?/a>、仁和公园、混撒拉旅游新村等旅游景点,有攀枝花芒果、攀枝花枇杷、中坝草莓、攀西大田石榴、羊耳鸡塔、辣子田螺等特产,有皮雕皮革工艺、笮山锅庄、傈僳族婚礼、苗族绷鼓仪式、苗族斗釜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