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刘营镇 | 隶属:三台县 |
行政代码:510722135 | 代码前6位:5107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6 | 邮政编码:621000 |
车牌代码:川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8.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因蜀汉昭烈帝刘备入蜀与刘璋相距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古称“刘扎营”,又称“刘家营”。相传汉昭烈帝刘备入蜀,与刘璋相距,屯兵扎营于此,故得名。治地位于县北面,距县城20公里,北距绵阳45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1°12′,东经104°56′。刘营既是历史文化古镇,又是省级重点集镇和省技术综合开发试点镇。
全镇总面积88.17平方公里,场镇面积2.4平方公里。镇辖27个行政村, 1个居民委 员会。有土地3143公顷,耕地2670公顷,人均占有土地1.09亩。主要河流2条,涪江河最大,在辖区内全长10公里。植被面积4343顷,森林面积4148顷,森林覆盖率达96%。镇境东与花园、老马、里程以涪江河心为界,南与灵兴镇接壤。
荣誉排行:
2016年7月,被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命名为2015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清为箕水乡驻地。
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刘家营团练。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刘营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刘营乡。
1950年,设刘营乡。
1958年10月,设飞马公社,属耕作区。
1961年,更名刘营公社。
1967年7月,更名飞马公社。
1981年10月,更名刘营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87年2月,乡改镇。
1992年9月,里程、转江、新乐、安宁4乡并入。
1995年12月,
刘营社区:辖居民小组2个,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2326人,户数885户。…[详细]
龙沟村辖村民小组35个,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5194人,总户数1505户,党员174名。…[详细]
三道河村,办公地点设在原三道河村,辖村民小组29个,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682人,总户数1293户,党员159名。…[详细]
黄泥井村地处绵阳城区以南,黄泥井辖10个村民小组,274户总人口856人。耕地面积1039亩(其中:退耕还林467亩),全村产业结构主要以种种、养殖为…[详细]
马家村,办公地点设在原马家村,辖村民小组13个,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2205人,总户数699户,党员85名。…[详细]
新乐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新乐村,辖村民小组28个,幅员面积9.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621人,总户数1395户,党员167名。…[详细]
伴月村辖村民小组20个,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612人,总户数1128户,党员148名。…[详细]
石鼓坝村:由原卫星等村合并而来,辖村民小组17个,幅员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4077人,户数1276户。…[详细]
大围坝村:由原新建等村合并而来,辖村民小组24个,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4816人,户数1285户。…[详细]
安宁村:由原梁坪等村合并而来,辖村民小组23个,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4204人,户数1323户。…[详细]
转江村:由原安乐寺等村合并而来,辖村民小组25个,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3621人,户数1146户。…[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转江乡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遂借用乡名为村名。…[详细]
1999年,刘营镇种植辣椒8000亩,单产1250公斤,总产1000余万公斤,产值1200余万元;企业加工销售收入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