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堆镇 | 隶属:利州区 |
行政代码:510802105 | 代码前6位:51080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9 | 邮政编码:628017 |
车牌代码:川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4万人 |
人口密度:约7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因境内白龙江中心有三堆大的礁石而得名。
三堆镇位于广元市西北部,距广元市城区18公里,是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四川省卫生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全镇辖18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3.4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万余人。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区位优势。紧邻京昆高速、兰海高速和西成高铁,国道212线横贯全境,距广元机场10公里,广元火车站18公里,广元红岩港33公里,距4A级景区昭化古镇10公里,距翠云廊40公里,5A景区剑门关26公里,是九寨沟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经济发展。2017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6.3亿元,规上工业产值5.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城镇居
2014年7月,三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三堆镇井田村百亩荷花竞相绽放,格外让人眼红。各色荷花千姿百态,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玲珑可爱;有的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花开一半,令人赏心悦目;一朵朵荷花,婉如一个个风姿绰约的仙子随风摇曳。
社境清代属春王里辖三堆坝处(堡)。
民国初属三堆团区。
1935年,设三堆联保处,第三(三堆)区署。
1940年改设三堆镇。
1945年改设三堆乡。
属第二(三堆)区署。
1950年属三堆区。
1951年分三堆乡西南境置平溪、高桥、水磨3乡。
1952年分三堆乡北建宝珠乡。
1953年撤三堆乡,建置三堆镇。
1956年将三堆镇和高桥、宝珠2乡合并为三堆乡。
1958年成立三堆人民公社,属昭化县三堆区。
1959年属广元县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魁星楼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楼阁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有古庙宝珠寺取名。成立于1995年。…[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马鸣阁,三堆古称,自古就是沿白龙江由陇入蜀通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阁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田坝中有一泉水井得名,故名。2012年,分井田村部分区域成立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一座古桥名为高桥,为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设施,村民沿此聚居形成聚落,村故名高桥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羊盘山得名。1950年,设置羊盘村,属三堆乡。1958年改羊盘大队,属三堆公社。1984年改羊盘村,属三堆乡。1985年属三堆镇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飞凤山”“龙家岩”各均取第一字,得名飞龙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田坝中有一泉水井,人口聚居形成聚落,村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白岩山,村以此得名。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有白岩村,属井田乡管辖;1958年改为白岩大队,属井田公社管辖;1984年改白岩大队为白岩村,由井田乡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坪坝名五郎坪,村民聚居于此,村以此得名,由该村居民选举产生的由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山,据传山中曾有一对金凤凰,后人为有好兆头,取名飞凤山,村以此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距三堆政府七华里,故名。2020年,合并顺江、小河、大高、大花四村设置小河村。2021年更现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龙池村与三星村,取“龙”“星”两字而得名龙星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龙王村,农村合作化时,根据境内“凤龙寺”庙遗址,将村更名为舞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九龙山,村以此得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建九龙村(或合作社),属三堆乡。1958年,改九龙大队。1984年,改九龙村,属三堆乡。1985年属三堆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