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牛镇 | 隶属:梓潼县 |
行政代码:510725108 | 代码前6位:510725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6 | 邮政编码:622150 |
车牌代码:川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石牛镇因传说五丁开山,“地崩山摧壮土死”,五丁所骑金牛惊遁至此,化为石牛,此地取名“石牛堡”。
基本介绍:
石牛又名石牛堡,相传秦惠王欲吞蜀,作石牛粪金以诱五丁迎妇而开山,五丁在今七曲山除挡道巨莽,地崩山摧壮士死,金牛惊遁至梓邑城南三十里四堆山一洞口化为巨石蹲踞如牛。唐杜如晦诗云:“苔藓作毛随雨湿,藤蔓穿鼻任风牵,从来不食溪边草,自是难耕陇上田。”清咸丰8年,县令张香海立碑题字“古石牛堡”。石牛镇名由此而来。 石牛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辖17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近2万人口,有耕地26000亩。 石牛镇人文景观丰富,存有三国文化、汉文化遗址,小七曲、三圣宫与七曲大庙一脉搏相承。八面山弘佛寺享誉四方。 基础设施条件较好。108国道绵梓高等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距绵阳40公里,离梓潼13公里,素称“南大门”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石牛镇被评定为2025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023年10月,石牛镇被确定为2022年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乡镇)。
2022年4月,石牛镇被确定为四川省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社区服务项目化”试点)。
历史沿革: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石牛场。
民国初年,设石牛乡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在此建苏维埃政权。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石牛乡。
1992年,乡改镇。
金牛街社区位于石牛镇中心区域,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成立于1999年12月,由石牛镇原永乐村5.6.7.8.9组和城镇居民合并而成。现有2个居民小组…[详细]
石牛镇雁门村位于国道108线旁,是棉梓产业带5000亩葡萄产业园规划核心区。全村幅员面积3.06平方公里,辖4个社,326户,1066人,有耕地130…[详细]
石牛镇柳林村位于石牛镇西北方,距场镇 7.5公里,东与化莲村,南与华光村,西与帽合村,北与卧龙镇,全村属浅丘地带,属武引灌区,气候水利条件较好。全村幅…[详细]
石牛镇双塘村位于石牛镇西北角,距石牛镇镇政府5点9公里,属浅丘陵地区,人口1353人436户下设6个村民小组,耕地2600余亩,林地3000亩左右,农…[详细]
石牛镇清河村位于梓潼县南,毗邻108国道,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29人,主要产业以优质水稻,养殖,常规种植。…[详细]
石牛镇团结村位于石牛镇南面,与双峰乡立新村相邻,距石牛镇政府5公里,全村人口1327人,幅员面积577.8公顷,耕地面积242.37公顷,林地面积22…[详细]
富强村位于石牛镇东部,与双峰乡、观义镇相邻,距石牛场镇3.5公里。全村9个社,314户、986人,9个党小组,40名党员。耕地1414亩,林地1906…[详细]
石牛镇友谊村:全村共856户,人口2520人,下辖9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0.78平方公里,属浅丘地理,国道108线贯穿其中,距县城8公里,村内交通便…[详细]
石牛镇龙帽村位于梓潼县石牛镇西北方,与梓绵交界处,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47人,主要产业以优质水稻,养殖,常规种植。…[详细]
石牛镇清华村位于石牛镇最南端,号称梓潼南大门,距石牛政府0.5公里,属于浅丘陵地区,人口1827人,617户,下设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200亩,林…[详细]
双峰村:共1113户,人口3176人,下辖1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5.6公顷,石牛河贯穿其中,上接团结村,下连信义镇,西邻魏城镇飞龙村,东边与观义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