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德镇 | 隶属:乡城县 |
行政代码:513336101 | 代码前6位:513336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785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199人 |
人口密度:约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青德”为藏语,意为“上联佛珠”,因硕曲河岸边的白色村寨连在一起犹如一串佛珠的上联,故名。
基本介绍:
乡城县辖乡。1958年置青德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布机、嗄乃卡、热公、下坝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大麦、玉米、青稞、荞麦、豌豆。盛产苹果、桃、梨、李、杏、核桃等水果。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青德镇被命名为第二批四川省省级百强中心镇。
2021年1月,青德镇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青德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1958年,设青德乡。
1961年,乡改公社。
1966年,更名卫东公社。
1984年,改为青德乡。
2019年12月23日,撤销青麦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青德镇管辖。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修建在山坡上的村子”。1980年以前,为纳西族驻地,后由藏族游牧民居住,为热宫村民小组;1980年热宫小组和热差卡小组整合为热宫大队,属卫…[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地处凹陷处的村子”。1980年以前,为纳西族驻地,后由藏族游牧民居住,为布机村民小组;1980年布机和仲德小组整合为布机大队,属卫东公社管…[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处于上方的村”。1976年为卫东公社驻地,1980年至今为青德乡(镇)政府驻地;1980年仲德小组和布机小组整合为布机大队,属卫东公社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坐落于山坡下的村庄”。1980年以前,为下坝村民小组;1980年下坝小组、白龚小组和木郎小组整合为下坝大队,属卫东公社管辖;1984年撤社…[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坐落于斜坡上的村庄”。1980年以前,为呷乃卡村民小组;1980年呷乃卡小组和豆改小组整合为呷乃卡大队,属卫东公社管辖;1984年撤社设乡…[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玉石集中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献盐之地”。2007年因建制调整拆分为仲牛,沙龙,南吾三个村;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三村合并为木差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下乡城”。2020年,将供改村,无所村合并为青麦村,村两委驻地为无所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人才辈出的地方”。2007年巴吾拆分为两个行政村,分别为巴斗村和巴麦村。2020年新一轮村级建制调整中将两个行政村合并为巴乌村民委员会,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村子的下方”。自建国1949年10月1日起,建立此村,一直沿用至今;2020年,将黑达小村,新村,尼木顶村,肯定村合并为黑达村,村两委驻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