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林镇 | 隶属:西充县 |
行政代码:511325116 | 代码前6位:511325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200 |
车牌代码:川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3.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常林镇因境内昔有常林观,故名。常林观系乡绅为唐初葬于该地的知县杨常灵所建。
常林镇,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地处西充县西郊,东邻晋城街道,南连南台街道,西接仁和镇,北与凤鸣镇毗邻,区域总面积73.24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常林镇下辖7个社区、11个行政村:将军碑社区、大田坝社区、灵芝桥社区、石板河社区、宏桥社区、五里店社区、木角庙社区、张家店村、白庙子村、亭子垭村、高石梯村、锦屏山村、活佛山村、大垭村、二郎庙村、板桥子村、金祠寺村、范家堰村,镇人民政府驻洗笔路1号。
常林乡生产有优质水果“西充蜜梨”。 “西充蜜梨”为日本名梨“黄花梨”和国内“早三花梨”杂交,经人工矮化,优选而成。具有果形美---形如苹果,核小---小如西装扭扣,色白---白若阳春白雪
2021年1月,常林镇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属在城里。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护城团,属中正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虹溪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东北镇,析虹溪置东北、西南2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东北、西南2镇合并为城厢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东北镇,析城厢镇置东北、西南2镇,属第一指导区。
1950年,属城关区东北镇;同年7月,东北镇改为东北乡。
1951年,属第一区(晋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将军碑:汉将军纪信故里碑,故名。民国时期,为西南镇第20保。1958年,为晋新人民公社11大队。1961年,为木角公社7大队。1981年,为将军碑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大田坝:有一大片水田的坝子。民国时,为东北镇17保。1958年,为常林人民公社1大队。1981年,为常林公社大田坝大队。1984年,为常林乡大田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灵芝桥:相传生长过灵芝草的桥,故名。民国时期,为西南镇第20保。1958年,为晋新人民公社第14大队。1961年,为木角人民公社1大队。1981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石板河:有块大石板的河流,故名。民国时,为西南镇19保。1958年,为木角公社8大队。1981年,为木角公社石板桥大队。1984年,为木角乡石板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宏桥,指宏桥场,场口有座大石桥(宏,“广大,博大”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五里店:距县城五里的商店,故名。民国时期,为东北镇第16保。1958年,为晋新人民公社8大队。1961年,为常林公社2大队。1981年,为五里店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木角庙:供奉有木角蛟的寺庙,故名。民国时期,为西南镇第18保。1961年,为木角公社第3大队。1981年,为木角公社木角庙大队。1984年,为木角庙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家店:张姓人户开的店子,故名。民国时期,为东北镇第20保。1958年,为晋新人民公社9大队。1961年,为常林公社4大队。1981年,为常林公社张家…[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庙子:白色的庙宇,故名。民国时期,为东北镇第17保。建国初期,为常林乡九村。1958年,为晋新人民公社12大队。1961年,为常林公社7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亭子垭:建有亭子的山垭,故名。民国时期,为西南镇第23保。1950年,为木角乡7村。1958年,为晋新人民公社15大队。1961年,为木角人民公社2大…[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石梯:陡峭如石梯的地形,故名。民国时期,为西南镇第17保。1958年,为晋新人民公社17大队。1961年,为木角公社5大队。1981年,为木角公社高…[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座锦屏山,风景似锦,山峦如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上住有得道高僧,故名。民国时期,为西南镇大群乡第12保。1958年,为群德人民公社第2大队。1966年,为群力公社第2大队。1981年,为群德公社活…[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垭:雷凤山与鸽子山之间的大垭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二郎庙:供奉二郎神的寺庙,故名。民国时期,为大群乡第3保。1950年,为大群乡二郎庙村。1958年,为大桥人民公社3大队。1981年,为宏桥公社二郎庙…[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板桥子:建有一座石板桥的地方,故名。民国时期,为大群乡第10保。1958年,为大桥人民公社6大队。1981年,为宏桥公社板桥子大队。1984年,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寺庙,外有一石雕金龟,故名。民国时期,为观凤乡第9保。1950年,为观凤乡金祠寺村。1958年,为大桥人民公社第9大队。1981年,为宏桥公社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家堰:旁边住有范姓的堰塘,故名。民国时期,为大群乡第8保。1950年,为大群乡范家堰村。1958年,为大桥人民公社第5大队。1962年,为大桥人民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