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呷拉镇 | 隶属:雅江县 |
行政代码:513325101 | 代码前6位:513325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745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510人 |
人口密度:约2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
“呷拉”为藏语,意为“铁匠”,因古时此地出铁匠,故名。
雅江县辖乡。1958年置团结乡,1973年改公社,1979年更名呷拉公社,1983年置呷拉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358平方公里,人口0.3万。雅(江)道(孚)公路,雅(江)新(龙)公路过境。辖呷拉、白孜、脚泥堡、西地、苦乐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荞麦。经济林木有苹果、桃子、核桃。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呷拉镇被评定为2025年度甘孜州乡村振兴先进县(镇)。
历史沿革:
汉朝,属白狼国。
唐朝,属吐蕃。
元代,属陕西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宁远军民宣慰使司。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属西藏。
清朝,江西属理塘崇禧土司,江东属康定县明正土司。
民国,属雅江县。
1958年,建乡。
1960年,改城区公社团结大队。
1961年,改团结乡。
1973年,乡改公社。
1979年,更名呷拉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2014年,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藏语,意为“铁匠”。1983年设立呷拉乡,同年设立呷拉村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美好寓意命名。藏语,意为“幸福平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十二水手”。1983年复乡,同年设立脚泥堡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英雄聚集的地方”,故名。1983年恢复呷拉乡,同年设立白孜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狭沟”,故名。1983年恢复呷拉乡,同年设立苦乐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