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堰塘坝社区 | 隶属:旌阳街道 |
行政代码:510603001006 | 代码前6位:51060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8 | 邮政编码:618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川F | 行政级别:社区 |
因以前辖区内有一堰塘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堰塘坝社区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13年10月,堰塘坝社区被命名为第二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基本介绍:
堰塘坝社区地处德阳市区的老城区,是德阳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流动人口多,市场繁荣,是德阳少数民族居民集聚的地方,共有回、藏、羌、苗、壮、满、布依、土家8个少数民族。辖区内有清真寺一座,德阳市区及周边穆斯林依托清真寺开展各种宗教活动。辖区内有一路(华山北路)、三街(署前街、北街、西街)、七巷(桐花巷、牛肉巷、苏家巷、水井巷、红土地庙巷、牛王庙巷、简家巷),面积约0.52平方公里,有54个小区院落,其中纯私房小区35个,纯公房小区1个,公私混合小区18个。居民3634户,10926人。现有特困人员8人,其中回族1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277人,残疾人86人。有低保户97户,其中回族3户。 社
历史沿革:
1950年为第二、第三、第十二农协会部分、第十一、十三农协会;1951年为第二、第三、第十二居民组部分、第十一、十三居民组;1953年为第二、第三、第十、第十一居委会部分、第十二居委会;1958年为城区公社城关分社第十四、第十三、第九、第十居民组部分、第十一居民组;1963年~1984年为城关镇第十四、第十三、第九、第十居委会部分、第十一居委会;1990年第十五居委会划分出第十七居委会;2001年
堰塘坝社区附近有香山寿香谷、红光印象农业主题公园旅游区、四川文化娱乐城、德阳孔庙、孝泉古镇、绵竹故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德阳酱油、四川麻婆豆腐、孝泉果汁牛肉、德阳潮扇、黄许松花皮蛋、四川大金钱草等特产,有绵竹年画、蛾蛾灯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