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宝台镇 | 隶属:雁江区 |
行政代码:512002102 | 代码前6位:51200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41300 |
车牌代码:川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555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富凉村7组62号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因镇政府驻地宝台寺而得名。
基本介绍:
资阳市辖镇。1941年置城东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宝台公社,1984年置宝台乡,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沱江左岸。面积56.4平方公里,人口3.2万。资(阳)乐(至)和资(阳)资(中)公路过境。辖大洪、富凉、东角、石牛、天生、半山、雷音、沱桥、白沙、飞虹、协议、黄泥、钟山、拱城14个村委会和宝台寺居委会。有商贸、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玻璃、化工等乡镇企业。境内有铁道部遂道工程办事处及市属酿酒机械厂、宝莲酒厂等。宝莲酒曾评为国优产品,销省内外。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产油菜子、花生、甘蔗和梨、柑橘。是抗日名将饶国华烈士的故乡。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宝台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民国设城东乡。
1955年,文明乡并入城东乡,属城郊区。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62年,分为城东、文明2公社。
1980年,更名宝台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87年4月,文明乡并入宝台乡。
1992年,与大洪乡合并为宝台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有条清水河,故名。1982年成立清水乡,1992年改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大山坳,山坳里有红石骨,1860年《资阳县志》:“过大洪垇而西,至朱家沱。”,后书写习惯改为大洪,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土改合傅家村、凉风村,捏合为伏凉大队,后改名富凉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座名为东角庙的古庙,故名。1951年为永乐、印盒、白马三个村,1958年为大红公社5大队,1984年为东角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地有一座形似牛的石头山而得名。1951年为凉风乡板庙村,1958年为大红公社7大队,1980年为大红公社石牛山大队,1984年为石牛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以前有一条河,河水清澈,名清水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以前有座滴水岩,故名。1935年为清水乡3保,1952年为清水乡滴水、石塔、遗古村,1956年农业合作化为3、6、24社,1958年公社化为清水公…[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铁锁桥”,故名。1940年为清水乡5、12保,1952年为元园桥乡双桥、铁锁、转龙村,1956年农业合作化为8、28、32社,1958年公社化…[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以前地势平坦,在乌龟河两侧,河面宽,当地人称之为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板板桥”,村以桥名。1951年期属黄荆村,1958年为黄石乡中心村,1961年为黄石公社9大队,1984年更名为石川乡板板桥村,1993年随石…[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湖广填四川的百姓到此定居后,发现一条小河可扎埂围堰,故取名堰水坝,又因该河沿坝边缘流水如半月,取名月水坝,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座名为指书庙的古庙,故名。清初北乡仁育下甲,清末清水乡指书庙保,1939年划石川乡,1958年石川公社6大队,1980年指书庙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以前有凉水井,村以此名。1970年命名为黄石公社四大队,1984年撤社复乡命名为凉水井村,1990年并入八仙村,2000年从八仙村分出复为凉水井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鲤鱼桥”,故名。1935年为清水乡3保,1952年为真武乡贾家、双河、有福村,1956年农业合作化为16、18、21社,1961年为真武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转龙桥”,故名。原为转龙桥大队,1987年撤社复乡改为转龙村,1990年撤村并社并入蓼叶村,2000年分离复为转龙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沟内原有一大“椿光树”,椿与春同音,椿光喻春天,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