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高新区雁江镇

地名:雁江镇隶属高新区
行政代码:512002100代码前6位:512002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8 邮政编码:641300
车牌代码:川M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3.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13万人
人口密度:约238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社区、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雁江河贯穿,沿用得名。雁江,昔沱江两岸长芦苇,大雁在此栖息,得名雁江。

基本介绍:

资阳市辖镇。市府驻地。1935年置三贤镇,1952年改城关区,1955年设城关镇,1993年更名雁江镇。位于市境西北部,沱江中游右岸。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11.6万。成渝铁(公)路、成渝高速公路与资(阳)乐(至)、资(阳)简(阳)、资(阳)资(中)公路交会于此,沱江通航。辖城西、城北、莲花、马鞍山、资溪5个村委会和桥亭子、桂花井、八角井、观音阁、黄泥井、九眼桥、九曲河、三贤祠、火车站9个居委会。企业有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境内有卷烟、机械、水利工程建筑等中央、省、市属企业。农业主产蔬菜。镇西发掘的“资阳人”头骨化石是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分布的重要资料。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雁江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原名三贤镇。

1952年6月,设城关区公所。

1954年,改城关区。

1956年9月,改城关镇(区级镇)。

1993年2月,资阳撤县设市(县级市),城关镇更名为资阳市雁江镇。

2000年11月,地级资阳市成立,县级市资阳市随之更名为资阳市雁江区,资阳市雁江镇同时更名为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

2005年12月23日,城区设立街道办事处,原雁江镇管辖的社区,行政村分别划归三贤祠、资溪、莲花街道管辖。

原松涛镇管辖的小

+查看详细雁江镇历史沿革>>

安岳石刻·圆觉洞
石梯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一百里为驿,十里为铺,”从资阳中心城区到石梯正好十里,原来的国道在石梯辖区内全部是石板铺成的,故名。…[详细]

雁家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境内原鸿雁常来沟内而得名。解放前为清泉乡14保,1952年为清泉14社,1955年为白杨社,1957年由白云、白杨、雁家、卧龙合并为雁江村,1958…[详细]

周祠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境内有一清朝年间的周姓大家族在此定居,并在此修建周家祠堂,遂借取祠堂名为名,故名。…[详细]

白山社区

白山社区:成立于2020年5月,位于城区西北方向,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辖6个居民小组,3个小区,户籍320户,人口1680人。…[详细]

小堰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个规模较小的河堰,故名。1941年城北乡,1953年为城北乡小堰村,1955年合作化为小堰村,1958年公社化为联合公社3大队,1959年联合公…[详细]

石厂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以前有个很大的石材加工厂,故名。1934年城北乡5保,1952年为沿江河乡石厂村,1955年合并乡为联合乡石厂村(和平、兴隆并入),1958年公…[详细]

前进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当地群众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不断向着幸福生活前进,故名。…[详细]

燕山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资阳县志》燕“在城者惟白颔,城外者皆紫颔”。燕子聚集周围山崖繁衍,年年如此,加之地形凹陷,故名。…[详细]

新堰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资溪南源细支叫新堰河,流经境内,村名遂借取河名为名。…[详细]

双槐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王家祠又称三槐堂,三棵老槐树,清朝砍一株,还有两颗,故名。…[详细]

花椒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p>

相传明清时期境内大面积种植花椒树,故名。…[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雁江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雁江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