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所镇 | 隶属:越西县 |
行政代码:513434101 | 代码前6位:51343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665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06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中所镇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基本介绍:
中所镇位于越西县城南,离县城仅5公里,境内以坝地为主,平均海拔1683米,幅员面积14.17平公里。有耕地14.17平方公里,其中田1148亩,地4306亩,人均占地有耕地0.60亩.全年平均气温13.3摄氏度,年降水量1133mm,无霜期247天,日照时数1648小时,稳定通过10摄氏度的年积温3894摄氏度。全镇12个行政村,27个服务社,19个驻区级企事业单位,2924户,10067人,是越西县的大镇之一。交通便利:是县城至州府西昌的被经之路,距最近的火车站仅20公里,所辖区域村村通公路。中所镇已初步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已逐步向科技化,信息化发展。目前12个村都在走适合自己的发展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中所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中所水观音位于越西城南部5公里的中所镇中所中学旁,水源来自山腹中,系地下河流水系。水观音泉水是县城和中所地区的自来水水源,近年来县委和县政府加大对水观音水源的保护和改造力度,逐步形成了越西一
历史沿革:
1950年4月,设中所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1月,公社改乡。
1993年1月,与丁山乡合并为中所镇。
2021年1月,撤销丁山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中所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位于新大街旁边,故名。2002年新建新大街。2003年,成立中所镇新大街居民委员会,社区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后,当地群众非常希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解放前,李嘉一的部队在本村营盘山上,长期驻扎一个营的部队,营长姓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内有一条泉水形成的水沟穿过,水沟流向形似龙身,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泸林,意为河沟边生长着树林,因此地附近有一条河沟生长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地位于中所集市的中部地带,泸埝,当地群众又称为“芦堰”,集市之地的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文昌君倡文化、重修身、持仁爱、惜生灵而修建五里牌,在选址时有祥云瑞鹤,距文昌帝君诞生地五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坐落于东面的大山脚下,故名。1981年,建立东山村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境内有零关古道,故名。在改革开放后,恢复为邓家坝村。2021年3月4日,将邓家坝村、丁埝村和丁塘村合并为零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蚂蟥沟村是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