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继光镇 | 隶属:中江县 |
行政代码:510623116 | 代码前6位:5106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8 | 邮政编码:618400 |
车牌代码:川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2万人 |
人口密度:约4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纪念1952年10月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地堡射孔而壮烈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11岁时,父亲病故,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到地主家去帮工。白天放牛、割草、担水,夜里还要服侍地主,受尽剥削和压迫,一年累到头,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生活,因此他对旧社会充满仇恨。中江县…… 黄继光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继光镇地处中江中南部,是国际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乡,也因黄继光而得名。驻地距县城37公里,丘陵地区,东邻通山乡,南连广福镇、民主乡,西接双龙镇,北连永安镇、高店乡、柏树乡,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山水秀丽,森林茂密,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示范乡镇,德阳市首届“十大最美乡镇”之一。全镇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2个村民小组,9192户、24521人。共有耕地 14570 亩,其中田3331 亩、土 11239 亩。有林地29036亩,森林覆盖率42.8%。 201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5430万元,较去年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8657万元,招商
荣誉排行: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继光镇:纪念1952年10月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地堡射孔而壮烈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
文化旅游:
德阳继光水库简介中江县继光水库是人民渠七期工程的一座骨干囤蓄水工程,总库容为8900万立方米,位于继光镇境内,为纪念特级战斗英-继光而得名。 继光水库距中江县城22公里,距德阳64公里,距成
历史沿革:
原名石马乡,1950年建石马乡人民政府,先后属通山区、广福区。
1953年,石马乡更名为继光乡。
1958年,成立继光人民公社。
1984年,复名继光乡。
1996年7月,撤兴发、继光2乡,合并为继光镇。
2019年12月撤销民主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继光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辖区内有英雄街穿行,社区以道路名。2002年成立兴发街社区,2020年更名为英雄社区,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辖区内有新修建的正街穿行,遂取“正新”二字为名。…[详细]
兴发村幅员面积3.3平方公里,与芳草村、严新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0.4公里。辖13个农业合作社,570户,1517人,耕地面积1585亩、森林…[详细]
继光镇芳草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与兴发村、严新村、新高村、长叭沟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0.3公里。辖7个农业合作社,422户,1205人,耕…[详细]
长乐村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与新堰村、白寨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4公里。辖11个农业合作社,535户,1630人,耕地面积1393亩、森林面积…[详细]
严新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与芳草村、锦竹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2.5公里。辖8个农业合作社,433户,1226人,耕地面积841亩、森林面积…[详细]
石马村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与袁家桥村、高石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8公里。辖7个农业合作社,372户,1032人,耕地面积578亩、森林面积8…[详细]
继光村位于继光镇石马片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与团碑村、高石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12公里。辖9个农业合作社,325户,875人,耕地面积4…[详细]
铜梁村位于继光镇石马片区,继光镇东南方,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与石马村、袁家桥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11公里。耕地面积1214亩(其中田地28…[详细]
袁家桥村位于继光镇石马片区,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与兴旺村、石马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11公里。辖12个农业合作社,586户,1608人,耕地…[详细]
兴旺村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与新天村、袁家桥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14公里。辖14个农业合作社,600户,1803人,耕地面积1440亩(其中…[详细]
新天村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与金房村、长叭沟村接壤,距继光镇人民政府驻地6公里。辖16个农业合作社,805户,2227人,耕地面积1237亩(其中田…[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境内有铁佛寺(明隆庆五年建寺庙,内供奉一尊铁铸佛像),村以寺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曾有银杉树,村以树名。1950年成立铁佛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三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三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银杉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响滩子水库(建于1977年,原为小河滩,因落差大流水声响,故名),村以水库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合作化时曾在此设旗山社,沿用此名。1950年成立铁佛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七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七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旗山…[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曾有一棵百年桂花树,村以树名。1950年成立铁佛乡人民政府设立为八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八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桂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