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库木巴希乡 | 隶属:阿克苏市 |
行政代码:652901203 | 代码前6位:652901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7 | 邮政编码:843000 |
车牌代码:新N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2.45万人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库木巴什”(原译为“浑巴什”),意为“沙滩的前沿”,故名。
基本介绍:
阿克苏市辖乡,1958年建浑巴什英雄公社,1762年改称浑巴什公社,1971年更名红卫公社,1984年设库木巴什乡,位于市区南郊30公里处,乡界东临阿克苏新大河,北与托普鲁克乡接壤,西临阿克苏老大河;南接阿瓦提县界,全乡14个行政村、3个农场、93个村民小组、22个站(所)、1所中学、13所民族小学、1所汉族小学。全乡总人口1.94万,共有3603户。其中,汉族147户,670人。辖巴什巴格、巴格万、拒来其、阿克艾日克、托帕克阿热力、尤喀克喀日纳斯、索勒尕依、托万克喀日纳斯、阔什艾日克、尤喀克玉特其、托万玉特其、塔尕尔其、阿亚克巴格其、阿热买里14个村委会,31个党支部,党员总数818名,其中
历史沿革:
1950年设三区。
1953年设为五区。
1958年,成立浑巴什英雄公社。
1962年,改称浑巴什公社。
1971年,更名为红卫公社。
1978年,恢复浑巴什公社。
1984年建乡。
1989年,更名为库木巴什乡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该地生态环境美而故名。“巴什巴格”,意为“最美的花园”。…[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园林多而得名。“巴格万”,意为“园丁”。…[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有一位制作手套的匠人来到此地为当地人们制作手套,因手艺好,人们为了纪念他,取名“帕来其”。“帕来其”,意为“手套匠”。…[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一条水渠而得名。“阿克艾日克”,意为“白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托帕克阿热勒”,意为“人口集中的岛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相传有一个叫吾纳斯的蒙古人来此地定居,因他皮肤黑,人们叫他喀拉吾纳斯,因此而得名。“尤喀克”,意为“上”;“喀日纳斯”蒙语,意为“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据传在该地片有一个左撇子人制作马鞍子手艺很好,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故取名“索勒尕依”。“索勒尕依”,意为左撇子。…[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相传,有一个叫吾纳斯的蒙古人来此地定居,因他皮肤黑,人们叫他喀拉吾斯,后分为两个村,因地处同名村下部,所以称之为“托万克喀日纳斯”。“托万克喀日纳斯”…[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水渠而得名。“阔什艾日克”,意为“双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尤喀克玉特其”,意为“在上游安家的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托万克玉特其”,意为“在下游安家的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人们制作麻袋,因此而得名。“塔尕尔其”,意为“麻袋匠”。…[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阿亚克巴格其”,意为“下边的果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两行政村中间区域位置而故名。“阿热买里”,意为“中间的村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