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恰哈乡 | 隶属:策勒县 |
行政代码:653225203 | 代码前6位:653225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03 | 邮政编码:848300 |
车牌代码:新R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8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0个行政村 |
因多山而得名。恰哈,意为山地。
基本介绍:
一、自然情况:
恰哈乡距离策勒县64公里,海拔2060米,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140亩,人均耕地2.21亩,粮食面积20000亩,草地面积1005008亩,荒地面积10000亩。
二、人口状况:
全乡共有20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有3145户,总人口12568人,贫困人口2902户,其中特困户510户2384人,低收入户2392户9623人,社会救济户183户426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95.5%。
三、社会经济状况:
全乡农业主要从事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种植业,2000年粮食总产量792.5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630.56公斤,有少
历史沿革:
1949年属策勒县第五区。
1959年改称恰哈公社。
1984年建恰哈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300年前,从外地来的伊斯兰教徒在此迷失方向,转来转去而得名。“却如什”,意为“迷失方向而转来转去”。…[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三叉路口,曾有旅店供来往行人休息而得名。兰贵,意为“旅店”。…[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很久以前,在此地挖渠时发现一具面色发黄的年轻尸体而得名。“色日克羌”,意为“黄皮肤”。…[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传说因很早以前蒙、维两族在此地不和,互相密告而得名。“恰哈”,意为“互相密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由于形成村落的时间晚于其他村而得名。“克希”,意为“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几百年前,伊斯兰教徒到此地传教,有两位姑娘出迎,教徒说:“姑娘迎接我们啦!”而得名。“克孜库迪盖”“克孜”音变而来,意为“姑娘出迎”。…[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土丘多而得名。“都维力克”,意为“土丘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的地势是东西向展开而得名。“安迪尔”,意为“横向地”。…[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过去是恰哈乡西南部的中心粮仓而得名。安巴,意为“仓库”。…[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宽广的河滩而得名。“干吉萨依”,意为“宽广的河滩”。…[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弯曲宽阔的河谷而得名。“康托喀依”,意为“宽阔的地带”。…[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戈壁打仗,因口渴来到此地找到水,感到似天堂而得名。“阿希”,意为“天堂”。…[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很早以前,此地遇到风灾,几天见不到阳光,在昏暗中忽然发现了一块发光的石头,因而得名。“玉如克塔什”,意为“发光的石头”。…[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以前此地有一个叫阿不拉·不瓦木的人,秉公办事,从不收费。他老了,儿子当喀孜就开始收费。阿不拉得知后生气的离开了家,到了此地,将拐杖插在地上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恩尼里克村位于恰哈乡政府驻地驻地的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为17.2千米。北边邻接阿萨村,南边为克孜勒尧勒村,策勒河主干流经此地。下辖2个村民小组(奥吐拉…[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通往乡里的一段路,土是红色而得名。“克孜勒尧勒”,意为“红色路”。…[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是一种草名,因此地一种野草丛生而得名。“介格塔勒”,由“克叶克铁里”音变而来,是一种草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代军队喂马槽遗留此地而得名。乌库,意为“马槽”。…[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从前于田有一个人在此地采金,被一块石头压死,他母亲哭着说:”不知是黑石头还是白石头压死了我儿子“而得名。喀拉塔什,意为“黑石头”。…[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8年经策勒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红旗村。红旗,意为红色的旗帜,象征居民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原名台推村(“台推”,意为“相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