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回城乡 | 隶属:伊州区 |
行政代码:650502205 | 代码前6位:650502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02 | 邮政编码:839000 |
车牌代码:新L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9518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6个行政村 |
自清代至1930年,回城乡是哈密回王府的所在地,故名。
基本介绍:
回城乡地处哈密市南郊,属近郊乡,现有农业人口4633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8%。全乡劳动力总数3009人,其中富余劳动力629人,常年性富余占42%,季节性富余占58%;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2%。近年来,回城乡党委、政府立足本乡实际,强化措施,加大宣传引导、培训力度,多方位开拓就业渠道。
一、因地制宜,加强培训。为提高富余劳动力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通过宣传、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改变了富余劳动力就业观念,提高了就业能力。
二、发挥优势,内转外转相结合。回城乡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青年致富能手的带头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组织农民参观本地养
文化旅游:
导 游 哈密回王陵坐落在哈密市西郊的回城乡,当地维吾尔族人称“阿勒同勒克”,也就是“黄金之地”。介 绍 哈密回王,实际上是一位维吾尔族藩王。因为清廷在新疆建省前,称新疆为回部或回疆。所以,这
导 游 哈密回王府座落于哈密市回城乡。是在原蒙古王府的基础上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的。介 绍 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进京,
哈密回王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是清代新疆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俗称“回王坟”、“王爷坟”。陵墓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公顷,四周有围墙。建筑群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大
阿勒屯古街坐落于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2008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023年入选自治区“非遗集市”、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阿勒屯古街浓郁的非
历史沿革:
回城乡是明清历代哈密王的居住地,明朝永东年间(1403-1424)此地为哈密蒙古王的王宫。
1706年,哈密一世回王额贝都拉修建了当时的回城。
自清代至1928年,回城乡是哈密王府的所在地。
1930年被撤消王制。
1942年正式在回城设行政区,两年后改为乡政府。
1944年后,国民党推行保甲制,回城始设乡公所。
1954年成立回城区。
1958年改设为回城公社。
1962年将回城公社一分为三,组建回城、花园、南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富民社区是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牧场社区是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戈壁社区是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建国”指国家成立,为纪念建立新中国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在哈密王时期有很多水塘,在水塘周围有很多沙枣树,因此而故名沙枣井。…[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回城内原东城墙的一个洼地处有像龙一样的九颗多年生古柳(一根长出了九个柳树枝),因此而命名为九龙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在哈密王时期此地集中居住着皮匠,故名为麦盖西。…[详细]
阿勒屯村位于新疆省哈密市回城乡西郊,维吾尔族称之为“阿勒同勒克”,意思是黄金之地。这里保留着哈密九代回王的墓地、回王府等,建筑风格既体现了维吾尔族风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