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萨尔布拉克镇 | 隶属:霍城县 |
行政代码:654023104 | 代码前6位:654023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9 | 邮政编码:835000 |
车牌代码:新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3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5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因境内有萨尔布拉克河,故而得名。萨尔布拉克,哈萨克语,意为黄色的泉水。
基本介绍:
霍城县辖乡。1950年为七区,1953年为一、七两个区,1956年合为一区,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1984年改设萨尔布拉克乡。面积431.7平方公里,人口2.3万。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20公里。辖切特萨尔布拉克、巴依地乡、恰特尔塔勒、开力木库勒、白什铁勒克、喀赞喀拉、乔勒潘、农科站、牧场9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冬小麦、玉米、亚麻、 油葵、甜菜、打瓜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为主。乡村企业有电站、煤矿、服装加工、砖窑等。境内生活着四爪陆龟(旱龟),其生存活动区已划为重点保护区。
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1日,成立绥定县红旗公社。
1966年,为霍城县红旗公社。
1978年,更名萨尔布拉克公社。
1984年,改乡。
2001年,与霍城县种羊场合并建萨尔布拉克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拜斯铁烈克村是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有座黑山梁而得名。开赞喀拉,哈萨克语,黑山梁(新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位于北天山脚下萨尔布拉克河上游支流处,萨尔布拉克最边缘,故得名。“切特萨尔布拉克”,哈萨克语,“切特”,边缘之意。“萨尔”,金黄色之意,“布拉克…[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区内柳树繁多而得名。恰特尔塔勒,哈萨克语,意为柳树密如毡房支架。…[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百年前制作酒的酒坊而得名。“巴依地响”,哈萨克语,意为烧酒的作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人名命名,因早年维吾尔人克里木在此居住而得名。开力木库勒,意为开力木(人名)的水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哈萨克牧民取名“乔勒潘”,寓意对未来充满希望。乔勒潘,哈萨克语,意为”启明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齐巴拉嘎西村是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莫家庄子村是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莫家庄子村是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农田村”,汉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一个行政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