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丰镇 | 隶属:呼图壁县 |
行政代码:652323101 | 代码前6位:652323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4 | 邮政编码:831100 |
车牌代码:新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022人 |
人口密度:约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1955年,成立大丰高级农业合作社,取“大土古里丰收”之意,此地旧称土古里,俗称土葫芦,蒙古语,圆形之意。因与其他地名同名,名前冠以大,故城大土古里。
基本介绍:
呼图壁县大丰镇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准葛尔盆地南缘,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素有“西出隘口、东进咽喉”之称,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之一,东距首府100公里,距石河子市50公里,西312国道、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呼克公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程控电话可直拔世界各地、无线寻呼及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全镇各个村场。2000年,国家投资1500万元修建的11万伏变电所已投入使用。全镇总面积453平方公里,可耕地15万亩,总人口2.8万人,镇区人口4800人。主要的工业有建材、酿酒、轧花、木材加工、薄膜制品、塑料编织、粮油加工等十几个行业,目前,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备,人流、物流畅通,是发展二、三产业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大丰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丰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清乾隆时属绥来县。
清末属呼图壁巡检所辖。
民初属西区。
1944年后属嘉乐乡。
1950年为三区大土古里乡。
1958年为卫星公社大丰大队。
1962年为大丰公社。
1984年建大丰镇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5年,成立大丰高级农业合作社,取“大土古里丰收”之意,此地旧称土古里,俗称土葫芦,蒙古语,圆形之意。因与其他地名同名,名前冠以大,故城大土古里。…[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红山口附近,是红山村两个片区村民自发形成,主要负责日常的经济活动,得名红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土古里原名土古里克,蒙古语,是圆形的意思,后来称大土古里,形成蒙汉两种语言构成的复合语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最先只有十八户人家居住得名,主管十八户村五个片区的经济活动而得名十八户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昔日此地一片草湖,清代同治以前此地曾住有姓祁的居民在此居住,得名祁家湖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树木丛生,老榆树较多,故名树窝子。…[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乌奎高速路架桥而得名高桥村。位于大丰镇政府东面3千米处,1962年为解放大队,1980年分为树窝子和高桥村,1984年为高桥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旱年遍地丛生红柳,积水成塘,故得名红柳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联丰”意为“连续丰收”,且主管联丰村六个片区日常经济活动而命名联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