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多鲁乡 | 隶属:洛浦县 |
行政代码:653224205 | 代码前6位:653224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03 | 邮政编码:848200 |
车牌代码:新R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7个行政村 |
因水渠地势高,故名。多鲁,“墩吾斯塘”之简称,意为高渠。
基本介绍:
多鲁乡位于洛浦县东北部,距县城7公里,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7146户(农业户6871户), 28261人,其中劳动力12640人;乡直单位21个;基层党支部35个,其中村级党支部29个;党员918名,其中预备党员15名,入党积极分子26名;团支部31个,团员1476名;“三老”人员152名。土地总面积64040亩,其中耕地面积43699亩,人均1.55亩;其中:种植棉花1.41万亩,小麦2.24万亩,玉米2.14万亩,吨粮田1.6万亩;现有蔬菜大棚834座。2006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354.2万元,同比增长7%;其中农业生产总值4388.1万元,同比增长
文化旅游:
介 绍 巴格达麻扎位于和田洛浦县多鲁乡色日克村,距县城3.5公里。据说麻扎内安葬着巴格达人,故名巴格达提麻扎。 巴格达提麻扎由礼拜寺和墓地两部分组成,墓地用树林围起来,定名叫“麦苏”。修建的
巴额达特麻扎位于洛浦县多鲁乡色日村,乡政府驻地南约3.5公里。麻扎建筑,平面呈方形,面积约540平方米,由礼拜堂和院落构成。礼拜堂门楼顶部筑宣礼塔,大门顶部有藻井。清真寺后东南100米处有一
历史沿革:
建县属三普拉明(千户庄)。
1934年属第一区。
1942年为第二区。
1944年,多鲁改为东义乡、济公乡。
1947年称多鲁乡。
1950年为第六区。
1958年,成立胜利、建国两个公社。
1959年合建东风公社。
1979年改称多鲁公社。
1984年成立多鲁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早年修建有一座木板的桥梁,故名。“塔合塔科瑞克”,意为“木板大桥”。…[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一条水渠,位于该地区的上部,故名。“巴什艾日克”,意为“上面的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引水渠的渠首建有渡水的木槽,故名。阔尕其艾日克,意为“木槽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区的水渠大多都是沿着戈壁往下流,故名。“色日克”为“萨伊艾日克”一名的音变,意为“戈壁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区早年从事织地毯和麻袋的人比较多,故名。“哈勒瓦甫”,意为“地毯和麻袋”。…[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势低洼,早年居民填土建房,故名。阔台买,意为“垫高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加朗艾日克村是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本村地势较高,为引水方便,加筑了短堤,故名。喀勒台阔台买,意为短堤。…[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旧驿站旁有水塘,供行人歇脚而得名。尧勒其库勒,意为行旅者的水塘。…[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早年该地区的人们在高沙丘上建设看瓜的棚舍,故名。“墩库孜来克”,意为“高地上的眼睛”。…[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区地势较低,并且长有许多的骆驼刺,故名。“欧依曼央塔克”,意为“低洼地的骆驼刺”。…[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有一个果园,故名。巴格其,意为果园。…[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为荒地,后开发种植树木,形成绿洲,故名。博斯坦,意为绿洲。…[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为了引水顺利,在央都玛大渠上首高台地修了一座木闸口,故名。“墩阿孜玛”,意为“高地闸口”。…[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位于一条水渠的尾部,故名。“库依肉克艾日克”,意为“尾巴渠”。…[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玛合尼村是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一百多年前,每年秋季人们都来此砍伐树梢,连叶晒干存放,冬季做畜牧饲草用,故名。“喀合勒克”,意为“干树梢”。…[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该地早年是乌鸦筑巢的地方,故名。“喀尕艾日克”,意为“乌鸦巢”。…[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该地有一口井,水渠流经此地,人们称之为井渠,故名。“库都克艾日克”,意为“井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本村发展前途光明,人民生活幸福。光明系汉语,意为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处在河流的下游地段,常年被水冲刷,故名。“恰克玛”,意为“冲刷”。…[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水渠的一段流经这里时,河床低深,故名。“琼库尔吾斯塘”,意为“深渠”。…[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一是“塔吾尕孜”,意为“设闸修坝”;二是“塔吾尕孜”是“塔巴孜”的音变,系蒙语,意为“波状沙丘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水渠呈现横向流去,故名。“托格拉艾日克”,意为“横渠”。…[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该地区有很多沙包,水渠流经此地时,环绕沙包而行,故名。“托勒尕什”,意为“弯曲”。…[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为碱地,胡杨、红柳丛生,过去人们用红柳和胡杨烧制碱块,因此而命名。硝尔阔台克,意为“硝墩子(碱块)”。…[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势较高,从别处引水困难,人们便在大渠上方修筑截流闸口,故名。“巴什”,意为“上游”;“央都玛”,意为“截流闸”。…[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该地有大片茂密的梧桐林,因枝多叶茂,树林里的光线暗淡,故名。“喀让古”,意为“黑暗”;“托格拉克”意为“梧桐林”。…[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该地早年有一条水渠是专供涝坝蓄水,故名。“库勒艾日克”,意为“涝坝渠”。…[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沙丘,水渠从该地高处穿过,故名。墩吾斯塘,意为“高地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喀瓦吐格曼贝希村会村是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原为戈壁滩,后来移民搬迁形成新的居民点,寓意新的繁荣,故名。英阿瓦提,意为新的繁荣。…[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以前有一个编制袋子的人住在水渠旁边,故名。塔尕其艾日克,意为袋子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是从阔台买村拆分新建而成,故而得名。英阔台买,英意为新的,阔台买意为垫高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沙包形似驼峰,故名。布格拉库木,布格拉意为公骆驼,库木意为沙漠。…[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是从托格拉艾日克拆分而来,故名英艾日克。英艾日克,意为新的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紧靠沙漠,夏季沙包灼热似火,故名。“阿特什墩”,意为“火红的沙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