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北五岔镇

地名:北五岔镇隶属玛纳斯县
行政代码:652324104代码前6位:652324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94 邮政编码:831100
车牌代码:新B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4038人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意为北部五条支渠。境内有莫合渠有北部出县城,在此分为的五岔(支渠),故命名为北五岔。

基本介绍:

北五岔镇处于玛纳斯河冲积平原北部,海拔在366~407.2米之间,坡降约0.1%。地势较为平坦,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高,镇区地下水位在0.5~3米之间,土壤盐碱严重,干旱缺水属半荒漠带。

北五岔镇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荒漠气候区,冬季严寒,夏季酷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年、日温较差悬殊,春季气温变化大,秋季凉爽季水少,平均无霜期为15天,年平均日较差14.5度,7月最热高气温可达43.1度,年较差85.9度,年平均奇闻.2度,7月降水量多,平均7.7毫米,月降水量最少,平均.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于4~8月,年降水量121.8毫米,光照充足,日照2749.9小时,夏季理论照数可达15小时左右

+查看详细北五岔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50年属第三区,1957属二区,1958年为北五岔人民公社,1984年设立北五岔乡,1996年6月撤乡建镇,沿用至今。

喀什噶尔老城
大庙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6年)建庙,敬奉牛王、马王、药王、财神,民国初年又续建娘娘庙,故称“五圣宫庙”,因庙宇规模比较大,方圆数十里皆有人前往供奉香火,…[详细]

朱家团庄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初年,该地朱姓人家最多,筑团庄以自保,故得名朱家团庄村。…[详细]

黑沙窝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边有1个沙包,长满碱蒿,呈墨绿色,习称黑沙窝,沿用其名。…[详细]

沙窝道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村头原有一条通往沙漠腹地的小道,俗称沙窝道,村沿用其名。…[详细]

凉州户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咸丰年间,从甘肃凉州府(今武威)经商、逃荒、当兵来的人,在此建庄落户,习称凉州户,后因庄户增多,位于公路以西的便称为西凉州户,故名。…[详细]

西沟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后期,这里开挖了一条渠,曰西中渠,故名。…[详细]

油坊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0年,李爱元、李洪元两家在此各开一个油坊,故命名为油坊庄。…[详细]

田家井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光绪初年,有一姓田的人家在此居住,并挖一眼井(井已废弃),俗称田家井,村沿用其名。…[详细]

魏家场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26年甘肃魏姓人家在此定居建庄放羊,俗称魏家场,故名。…[详细]

红柳坑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柳坑村是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北五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到北五岔镇必去著名景点
北五岔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玛纳斯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