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 | 隶属:莎车县 |
行政代码:653125207 | 代码前6位:653125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8 | 邮政编码:844000 |
车牌代码:新Q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20.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642人 |
人口密度:约8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孜热甫夏提,意为黄金之河,故名。
基本介绍:
莎车县辖乡。1954年设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1959年属恰热克公社,1984年复设孜热甫提塔吉克族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35公里。面积120.7平方公里,人口0.6万,有维吾尔、塔吉克族,其中维吾尔族占68.54%。辖库孜玛勒、托万库孜玛勒、孜热甫夏提、坎木萨克、库木巴格、阔什铁热克、萨巴依格、喀勒提拉、托库孜买提、夏普吐鲁克、萨依吾斯塘、兰干12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
历史沿革:
1950年,属乌达力克区。
1954年成立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
1958年,属恰热克六公社。
1984年改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巴什库孜玛勒村是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很早以前此村有几处草原,人们大多从事养羊业,故而得名。巴什库孜玛勒是,意为养羊羔上段的院落。…[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孜热甫夏提,意为黄金地带,故名。1950年乌达力克区库孜玛勒乡辖行政村,1954年恰热克区库孜玛勒乡辖行政村,1957年恰热克区辖高级合作社,1958…[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希望此村村民团结和睦幸福生活,而得名。团结系汉语,意为和睦、友好,众人一心。…[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库木巴格,意为沙地上的果园,故名。1950年乌达力克区库孜玛勒乡辖行政村,1954年恰热克区库孜玛勒乡辖行政村,1957年恰热克区辖高级合作社,195…[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很早前此村长有两棵粗大的白杨树,故而得名。阔什铁热克,意为有一对白杨树的院落。…[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古丝绸之路边,行人在此住宿,故而得名兰干,意为十字交叉路口、小集市、驿站。…[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原先是戈壁滩,人们在此建园居住,故而得名。萨依巴格,意为建在荒郊上的果园。…[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喀勒提拉,意为富贵,故名。1950年乌达力克区喀勒提拉乡辖行政村,1957年乌达力克区辖高级合作社,1958年阿尔斯兰巴格公社辖喀勒提拉第二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命名为幸福村,寓意本村村民幸福生活。幸福系汉语,意为心情舒畅、事事称心如意。…[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夏普吐鲁克,意为桃园,故名。1950年乌达力克区喀勒提拉乡辖行政村,1957年乌达力克区辖高级合作社,1958年阿尔斯兰巴格公社辖夏普吐鲁克四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近期形成,故而得名。英迈里,意为近期形成的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命名为希望村,寓意为本村发展前景有盼头,各项事业都将得到发展。希望系汉语,意为有盼头、美好愿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