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博斯坦镇

地名:博斯坦镇隶属托克逊县
行政代码:652123106代码前6位:652123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95 邮政编码:838000
车牌代码:新K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62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63万人
人口密度:约1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很早以前,这里绿树成荫,是个自然绿洲,因而得名博斯坦。

基本介绍:

在吐鲁番地区的26个乡镇中有一个最远的镇——它就是距离吐鲁番市170公里、距离托克逊县100公里的库米什镇。

库米什镇不大,全镇两个行政村,5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

博斯坦乡全乡南北长58千米,东西宽28千米,总面积为162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68万亩,其中:水浇地15960亩(含喷灌第860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0万亩。源于天山深处的博斯坦河纵贯全乡,年径流量801万立方米。境内还有阿克苏(香水河子)、萨尔色尔科、喀夏霍勒、大郎萨4条泉水沟,年径流量共260万立方米,现建有一座库容为201万立方米的水库。

-行政区划

全乡辖5个行政村,全部为牧业村,由1073户

+查看详细博斯坦镇概况>>

历史沿革:

1886年,现在的博斯坦乡是吐鲁番隶厅西乡伊拉胡村的一部分。

1936年托克逊建县,伊拉湖为乡,博斯坦属伊拉湖乡。

1944年,国民党政府在新疆推行保甲制度后,将伊拉湖乡分南北两个乡,现在的伊拉湖乡为北乡,博斯坦乡为南乡。

解放后,于1950年将两乡合并,成立伊拉湖区公所。

1951年改为二区,1958年公社化时命名为前进公社。

1972年从前进公社分出成立跃进公社。

1978年更名为博斯坦公社,1984年更

+查看详细博斯坦镇历史沿革>>

火焰山风光
博孜尤勒贡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这里灰红柳多而得名。“博孜尤勒贡”,意为灰红柳。…[详细]

硝尔坎儿孜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由于这里以前是盐碱地,后来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点扩大,人们在此地建房,新兴起了此村,故名。“硝尔”,意为咸水;“坎儿孜”,指“坎儿井”。…[详细]

伯日布拉克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说,原来这里是个冬牧场,又有个水泉,牧民在这里放牧羊群,由于周围狼多,后来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点扩大,人们在此地建房,新兴起了此村,因而得名伯日布拉克…[详细]

长安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海提甫”,“人名”。1972年跃进公社四大队,1983年地名普查时改名为海提甫坎儿孜村村民委员会,2017年更名为长安村。…[详细]

博斯坦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博斯坦村是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博斯坦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上湖坎儿孜村

上湖坎儿孜村民委员会,驻上湖坎儿孜买里斯,位于乡政府驻地以北向,距乡政府直线距离1800米。辖区范围:东邻吉格代村、南至博斯坦村、西邻戈壁滩、北至李毛…[详细]

吉格代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原有一颗大沙枣树,故名。吉格代,意为沙枣树。…[详细]

琼帕依扎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由于这里原来是一片大摆子草地,因而得名。“琼”,意为大;“帕依扎”,指一种草。…[详细]

李孟坎儿孜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李毛坎儿孜买里斯,故名。“李毛”,意为柠檬;“坎儿孜”,意为坎儿井。…[详细]


以下地名与博斯坦镇面积相当:
到博斯坦镇必去著名景点
博斯坦镇相关名人
博斯坦镇特产与美食
托克逊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