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 | 隶属:温宿县 |
行政代码:652922207 | 代码前6位:652922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7 | 邮政编码:843000 |
车牌代码:新N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6036人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因地处褐色的土丘上而故名。博孜墩,意为褐色的土丘。
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原称包孜东柯尔克孜民族乡。乡政府驻地博孜墩村,位于温宿县城东北110公里处,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与乌什县的柯尔克孜居住区为邻。面积239??2平方公里。1984年6月建立民族乡时,全乡有人口4 037人,其中柯尔克孜族1 534人,占总人口的37??7%,其余为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7个民族。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次之。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北部山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牲畜品种主要有马、牛、羊等,以草原放牧为主。种植业分布于南部平原地区,主要为维吾尔、回等民族经营,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为主。1996年全乡工业产值75万元,农牧业总产值752??4万元。年末
解放前属孝悌乡辖,解放后属佳木乡辖。
1958年属博孜墩钢铁厂辖(现县水泥厂)。
1962年成立博孜墩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现名并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坡土质呈红色,且附近有一眼水泉,故而故名。克孜勒布拉克,意为红泉。…[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褐色的土丘上而故名。博孜墩,意为褐色的土丘。…[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有眼白色的泉眼而故名。阿克布拉克,意为白泉。…[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位于雪山的下面而得名。汉语,意为雪的源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北有个山口远看山口犹如一座城堡,故名。维吾尔族、亦称破城子。…[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村前此地系一片荒地而故。维吾尔,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辖,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条吾斯塘大渠而故名。吾斯塘博依,意为大渠旁。…[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以前此地人喜用野刺草围院墙而故名。提坎库如克,意为远看像刺猬一样的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