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龙甫乡

地名:龙甫乡隶属英吉沙县
行政代码:653123202代码前6位:653123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98 邮政编码:844000
车牌代码:新Q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4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012人
人口密度:约4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龙甫,古,意为笨或不中用。1000年左右,喀喇汗国与乌尊(现和田)争战时,喀喇汗国将领把军队中老弱伤残等不中用的士兵留在龙甫乡一带安家,由此得名。

基本介绍:

龙甫乡于县城西北8.7公里,东与城关乡接壤,东北与乔勒潘乡相连,南隔喀腊克山与乌恰乡相邻,西连艾古斯乡,北与阿克陶县交界。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呈倾斜地面,总面积为144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民国2年(1913),龙甫和乔勒潘是英吉沙县的一个区。1950年龙甫为一个乡,1958年成立龙甫公社,1966年改名团结公社,1978年改为龙甫公社,1984年改为龙甫乡。

民族人口全乡1336户、6163人,农业人口5926人、非农业人口237人;维吾尔族为主体民族,还有汉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

行政区划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37个村民小组。

经济1998年

+查看详细龙甫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龙甫乡(杏)榜上有名。

2019年7月,龙甫乡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历史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英吉沙置县时,龙甫和乔勒潘等地是一个玉日西(相当于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后,改为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实行保甲制时,龙甫为1个乡。

1950年5月,废除保甲制设区,龙甫属城关一区管辖。

1958年8月,龙甫属乔勒潘艾日克公社。

1961年11月,从乔勒潘艾日克公社析出,成立龙甫公社。

1966年,龙甫公社改名团结公社。

1978年,复改名龙甫公社。

1985年8月,

+查看详细龙甫乡历史沿革>>

喀什噶尔老城
托格依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理条件取名,在200年前该地是一条河湾,后从阿克陶县搬迁几户人家在此开荒造田,后来居民逐步增多,发展为村。托喀依是,意思是河湾。…[详细]

龙甫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有关历史记资料记载,约公元1000年作用,喀拉汗和乌尊(现和田)内战时,从英吉沙作战的士兵中抽出部分老弱病残等不中用的士兵在此安家,故得名。龙甫,意…[详细]

托格拉巴格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为前该地胡杨林树很多,而得名。托格热克巴格是,意思是胡杨林。…[详细]

铁提尔巴格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原土地贫,大力发展园林业故得名。铁提尔巴格是,意思是土地上的果园。…[详细]

莫尕艾力克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莫尕勒艾日克是,意思是莫尕勒水渠,故名。…[详细]

艾尔克艾拉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艾日克拉,意为水渠多,故名。1950年属城关区的龙甫乡;1958年属乔勒潘公社龙甫管理区;1961年为龙甫公社六大队;1966年改名永峰大队;1978…[详细]

阿图什巴格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石滩,夏天气候炎热,故名。阿图什巴格,意为火园。…[详细]

夏合巴格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处在龙甫大渠的水边,该到夏李常因洪水坏,而用捆好的树梢水,而得名。夏克巴格是,因为树梢捆之意。…[详细]


以下地名与龙甫乡面积相当:
到龙甫乡必去著名景点
龙甫乡相关名人
龙甫乡特产与美食
龙甫乡民俗文化
英吉沙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