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喀拉亚尕奇乡 | 隶属:伊宁县 |
行政代码:654021202 | 代码前6位:654021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9 | 邮政编码:835000 |
车牌代码:新D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68.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
因乡政府以前驻地位于喀拉亚尕奇河沟而得名。喀拉亚尕奇,哈萨克语,意为榆树林。
基本介绍:
喀拉亚尕奇乡位于县城西北山区,主要由四道大自然沟组成。乡机关驻地东距县城16公里。东邻阿乌利亚乡,南与温亚尔,莫洛托乎提于孜、吐鲁番于孜、潘津、达达木图5乡相接,西连伊宁市,北界博乐市,总面积468.64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19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牧点),1156户,9344人,劳力3422人。居民中男4771人,女4573人,非农业人口627人,未落户的常住人口86人。由哈萨克、维吾尔、汉、回、蒙古等7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7663人,占82%,维吾尔族566人、占6.5%,汉族594人、占6.4%,回族358人,蒙古族70人,柯尔克孜族24人,东乡族23人。
前身
历史沿革:
1950年,属十三、十四区,1954年改隶七、八区。
1958年,属火箭公社。
1966年,撤销火箭公社后分别划归胜利(今潘津乡)、红星(今吐鲁番于孜乡),东方红(今莫洛托乎提于孜乡)公社和奥依曼布拉克牧场,1987年1月建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清代官府牧地,哈族牧民都为官府放牧,而得名。喀赞其,哈萨克语,直译为做饭的“铁锅”,意译为放牧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胡吉尔特,蒙古语,盐碱地之意,故名。1956年以前为七区二乡的一个牧业合作社,1957年成为胜利公社二大队的牧业队,1987年划入喀拉亚尕奇乡,设村委…[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喀拉亚尕奇村是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胡吉尔特村是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奥依曼布拉克,哈萨克语,洼地泉之意,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