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喀拉克尔乡 | 隶属:于田县 |
行政代码:653226207 | 代码前6位:653226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03 | 邮政编码:848400 |
车牌代码:新R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92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相传早年前,此地水源充足,芦苇杂草丛生,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点燃大片的芦苇杂草,垦荒造田。因地形较高,从远处看去如同黑色的地埂,故名。喀拉克尔,意为黑地埂。
基本介绍:
于田县辖乡。1958年成立十月公社。1984年设喀尔肯乡。位于县城西,距县城42.8公里。面积920平方公里,人口1.2万,均为维吾尔族。315国道从境内穿过。辖阿克吾斯唐、央塔克喀什、博斯坦艾日克、喀格勒克阿依热希、麦盖提、喀格勒克、吐孜库孜勒克、巴扎托普、协依堤拉、麻扎吾斯塘、拜托格拉克、宗塔勒、小库勒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以生产棉花、粮食、蚕桑为主。
历史沿革:
清代称作罕兰干,亦称罕兰驿。
1938年为于阗县第五区。
1943年设大通镇和永昌乡。
1950年,称为于阗县第六区。
1959年成立十月公社。
1978年,称为喀拉克尔公社。
1984年至今,建喀拉克尔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附近有一条水渠,故称为阿克吾斯塘村。阿克吾斯塘,意为”洁净的水渠,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的耕地边长满骆驼刺而得名。央塔克喀什,意为”边上有骆驼刺的耕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此地附近一带是个绿洲且边有小溪而得名。博斯坦艾日克,意为”绿洲边的小溪。…[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气候环境适宜乌鸦生存,故有许多乌鸦在此落脚,故而得名。喀格勒克,意为”乌鸦多处之界。…[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300年前,迫于生计,有一些人从原来的城区繁荣地带搬来此地定居,他们在此开荒造房,慢慢聚落成村,故而得名。麦盖提,意为”由中心地带搬迁而来的人。…[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此地乌鸦较多,故名。喀格勒克,意为乌鸦多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最早来此地的人,寻找了一块平地,搭建草棚,这就是他们最初的家,此地也因此而得名。吐孜库孜勒克,意为”平地上的草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原来有许多大小集市,故名。巴扎托普,意为密集的市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有个大的湖而得名。琼阔勒,意为“大的湖”。…[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有个大的干渠且干渠边上种的都是杨树而得名。提热克吾斯塘,意为“有杨树的干渠”。…[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曾经此地有五棵胡杨树,故名。拜什托格拉克,意为”五颗胡杨。…[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曾经是胡杨幼林带而得名。宗塔勒,意为”胡杨幼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