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聂拉木镇 | 隶属:聂拉木县 |
行政代码:540235100 | 代码前6位:540235 |
行政区域:西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92 | 邮政编码:857000 |
车牌代码:藏D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986人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公元1100年左右,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师米拉热巴在聂拉木潘杰林垂巴布修行之时,一次偶然机会来到聂拉木充堆,到充堆嘎嘎林时,看到嘎嘎林山脉犹如伏卧的大象,而嘎嘎林正处在大象的颈脖上,为此,大师顾名思义地说道:“原来聂拉木就处在形似大象颈脖般的道路上”,由此称聂拉木为“聂囊”,意为“颈道”,音译为“聂拉木”。
基本介绍:
聂拉木镇是聂拉木县城所在地,距离樟木口岸30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和12个自然村,均分布在318国道两侧。除了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该镇有一部分群众长期在县城从事商店、茶馆、旅馆等服务业。农闲季节里很多群众在镇政府的组织下搞旅游、跑运输、挖药材、打小工,从而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聂拉木镇2000年开办了聂拉木镇砂石厂,每年从这里群众获益20—30万元。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在保证群众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镇政府将该厂承包给私人管理,目前砂石厂组织有序,管理有方,经济效益好,全镇参加的群众有120多人。镇政府还抓住区域优势,多渠道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在原有8个农牧民施工队带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聂拉木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潘杰林寺位于日喀则市聂拉木县聂拉木镇江岗村,年代为1059年。 2017年11月,被公布为西藏自治区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60年设充堆乡,属章东区(后改为藏东区)。
1973年改为充堆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撤区并乡中,将原冲堆、江林、藏东3个乡合并设冲堆乡。
1999年5月在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中,撤销充堆乡,设立聂拉木镇。
边境村,位于聂拉木镇东北方向8.4千米,东距曲登扎2.5千米,北距江岗村1.2千米。人口200人。民族以藏族为主。海拔3642米。…[详细]
边境村,位于聂拉木镇东北方向15.3千米,东距充给司1.7千米,西距318国道0.2千米。人口300人。民族以藏族为主。通聂拉木镇到江东村的公路。海拔…[详细]
边境村,位于聂拉木镇东北方向9.4千米,东距米拉日巴修行洞0.2千米,南距宗塔村1.2千米,西距岗嘎0.3千米。人口400人。民族以藏族为主。通聂拉木…[详细]
边境村,位于聂拉木镇东北方向17.8千米。东距318国道0.5千米,南距扎西宗麦村0.8千米,西距扎西宗普1.3千米。人口300人。民族以藏族为主。通…[详细]
边境村,位于聂拉木镇东北方向19.2千米,东距仲布1.1千米,西距318国道0.15千米。人口200人。民族以藏族为主。通聂拉木镇到塔杰林村的公路。海…[详细]
边境村,位于聂拉木镇西方向0.1千米。北距聂拉木县医院0.3千米,南距县民政局0.4千米。人口600人。聂拉木镇人民政府驻地。民族以藏族为主。通聂拉木…[详细]
边境村,位于聂拉木镇东北方向11.2千米。西距318国道1.3千米,南距贡巴普松1.9千米,北距阿么若1千米。人口200人。民族以藏族为主。通聂拉木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