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客地方分类名录网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

地名:漭水镇隶属昌宁县
行政代码:530524102代码前6位:530524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5 邮政编码:678100
车牌代码:云M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1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12万人
人口密度:约6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社区、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漭水古称莽水,为莽氏土司“滨水而居”之意,后演变为漭水。

基本介绍:

漭水镇位于昌宁县中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6公里,东北方隔澜沧江与临沧地区凤庆县、大理州永平县相望,东南方与本县的达丙右甸两镇接壤、西方与大田坝乡相连。全镇海拔在1050至2850米之间,气候温凉、温热、高寒,属立体气候,总面积311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205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29096人,耕地面积25691亩,人均占有耕地0.88亩,人均产粮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53元。

粮食、茶叶、核桃、畜牧业是漭水镇的骨干产业。粮食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茶叶面积14000多亩,年产干茶700吨,大部份属优质大叶种茶;泡核桃面积30000亩,年产500吨,漭水核桃具有个大皮薄

+查看详细漭水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漭水镇为2025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江楼

江楼,又称“望江楼”,属昌宁县漭水镇老厂社区。江楼村子前面,有一堵由大青石自然形成的石崖,方圆几十米,四周古树成群,岩石上长满了碧绿的灌木和长青藤,岩顶平整成台,当地人称其为“望江楼”。楼上

历史沿革:

明宣德九年(1434年),称漭水土巡检司。

清代时期,属顺宁府右甸历厅。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置柯漭乡隶第二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称漭水镇。

1950年,称漭水乡。

1958年,成立漭坡公社,后又称漭水公社。

1960年,称漭水小公社。

1963年,改漭水区。

1969年,改漭水公社。

1983年,改漭水区。

1988年2月,改漭水乡。

2002年1月,撤乡设镇称漭水镇。

崇圣寺三塔
漭水社区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漭水”一是指姓氏,二是草木茂盛的地方。漭水是明宣德年间莽氏土司在此地滨水而居,古称漭水。…[详细]

老厂社区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老厂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明华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5年此地隶属顺宁县光华乡的三、四甲,取民国的“民”的同音字“明”字和光华乡的“华”字,合成明华成村名。…[详细]

明德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详细]

河尾社区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河尾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共裕社区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共裕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翠华社区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翠华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联福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解放初将辖区内的42个居民点联合成村,取名联福,意为联合起来走向幸福,故名。…[详细]

沿江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位于澜沧江岸边,故名沿江。1956年设沿江乡隶属新城区;1958设沿江管理区隶属漭坡人民公社;1961年仍设沿江管理区隶翠华人民公社;1963年…[详细]

漭水镇特产

昌宁核桃

昌宁县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核桃之乡,昌宁县栽培细香核桃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是细香核桃的原产地,也是全国细香核桃的主产区,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0万亩,产量13605吨,


以下地名与漭水镇面积相当:
到漭水镇必去著名景点
漭水镇相关名人
漭水镇特产与美食
漭水镇民俗文化
昌宁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