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吉利镇 | 隶属:大关县 |
行政代码:530624103 | 代码前6位:530624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0 | 邮政编码:657400 |
车牌代码:云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3.5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吉利镇以吉利铺自然村得名,取吉祥顺利之意。
基本介绍:
位于县境东北部,总面积123.59平方公里,东接盐津县豆沙乡,南与天星镇接壤,西南靠寿山乡,西北连木杆、高桥两乡镇。乡人民政府驻地黄荆坝,地处滇川要道,海拔600米,距县城43公里,距盐津县城35公里,昆(明)水(富)公路穿境而过,是县内东北边沿的重要集镇。民国初年为吉利乡,民国30年(1941)改称白岩乡,后复称吉利乡,1950年4月与今寿山乡合划为大关县第三区,1958年11月与寿山分设,成立吉利人民公社,1959年公社驻地由吉利铺迁黄荆坝,1961年并归寿山区,1962年7月复设吉利区,1970年复名吉利公社,1984年复称吉利区,1988年改为吉利乡,2002年撤乡建镇。全镇辖龙坪、尾
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为吉利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称白岩乡,后复称吉利乡。
1950年4月,与寿山乡合划为第三区。
1958年11月,分设为吉利公社。
1961年8月,划归寿山区。
1962年7月,分建吉利区。
1970年,改公社。
1984年1月,复为区。
1988年,改乡。
2002年11月,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关河岸边,得名关河。解放后属于黄荆管辖,1958年属吉利人民公社;1962年属吉利区;1970年属吉利公社;1988年属吉利乡;2002年属吉利…[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在20世纪40年代,生长有大量黄荆树,得名黄荆。…[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解放前划甲,该地是末尾的一甲,得名尾田。…[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龙底自然村得“龙”字,该地地势较平,得名龙坪。…[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年间在此建塘养鱼,后遭洪水,塘被流沙、泥土填埋,无法复建而改田,得名鱼田。…[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解放前,此地开铺子很兴旺,认为很吉利,得名吉利。…[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朝年间,彝族聚居于此,得名小寨。1983年前和回龙一个大队,同年5月与回龙分开。成立小寨大队。1984年公社恢复为区的建制叫小寨乡,属吉利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曾建有回龙庙,得名回龙。1950年设回龙乡;1958年设回龙管理区;1962年改为回龙公社;1970年改为回龙大队;1984年改为回龙乡;198…[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营底”为彝语,即:“营”为水,“底”为坝子,意为有水的坝子,得名营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