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岔河镇 | 隶属:大姚县 |
行政代码:532326107 | 代码前6位:532326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8 | 邮政编码:675400 |
车牌代码:云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0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5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三岔河镇因有渔泡江、石羊河、尊麻箐河汇流于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大姚县辖乡。1959年置三岔河公社,1962年改区,1964年复置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3公里。面积304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三岔河、他的么、直么、新田、达么、格谷、白泥田、荞苴、马鹿塘、背阴地10个行政村。农产有水稻、玉米、蚕豆、小麦、烤烟、油菜籽,土特产有核桃、板栗、木耳、香菌、松茸、蜂蜜。有石灰石矿。
历史沿革:
1951年,属盐丰县三岔河乡。
1956年1月,改称三岔河区。
1958年6月,盐丰县合并大姚县后,属石羊公社三岔河管理区。
1962年,析石羊区置三岔河区。
1964年,设三岔河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三岔河区。
1988年,撤区设三岔河乡。
2013年2月,撤销三岔河乡,设三岔河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村地处石羊河、一泡江、荨麻箐河交汇处,因村委会驻三岔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位于山的背阴面,故名。1988年1月属三岔河乡为背阴地行政村。2002年属三岔河乡为背阴地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8年1月属三岔河乡为荞苴村公所。2000年改称为荞苴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8年1月属三岔河乡为白泥田村公所。2001年改称为白泥田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8年属三岔河乡为格谷行政村。2002年改为格谷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8年1月属三岔河乡达么行政村,2002年改为达么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8年1月属三岔河乡为新田行政村。2002年改称新田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8年1月属三岔河乡为三岔河村公所。2000年更名为直么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8年1月属三岔河乡为他的么村公所。2000年更名为他的么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