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排山乡 | 隶属:耿马县 |
行政代码:530926202 | 代码前6位:530926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83 | 邮政编码:677500 |
车牌代码:云S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35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3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四排山因地形得名。境内有牛肩山、丫口尖山、火石山、巴达山等四座高山排列,故叫四排山。
四排山乡地处耿马县东部,距耿马县城37公里。国土总面积358.6平方公里。属温带和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类型;最高海泼2160米,最低海拔800米,立体气候明显;平均气温17.3C。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无霜期315天;乡内80%的土地面积地处喀斯特溶岩地区,地下溶洞多,地表水缺乏。全乡辖有8个村委会,33个自然村,73个村民小组。乡境内居住着佤、布朗、傣、拉祜、彝族等八种民族。全乡林地面积5533公倾,森林覆盖率为15.4%;草地面积10万亩;荒山面积3万亩;耕地面积77346亩,人均耕地5.62亩(其中,水田4569亩,人均0.33亩)。农业生产以旱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旱谷,经济作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四排山乡为2025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1952年1月,四排山建立区。
1967年3月,改为四排山公社。
1984年5月,改四排山区。
1988年4月,撤区建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本村解放前村民搬迁外地,解放后又搬回来,当地称原止为老寨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关弄,傣语。“关”为管理,“弄”为水塘,意为管理水塘。1958年大翁弄乡和大芒关合并,为纪念原名,各取一字得名关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芒关,傣语。“芒”为寨子,“关”为椽子,芒关即椽子寨,土司时期这个寨子有人负责送椽子给耿马土司。…[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芒翁,傣语。“芒”为寨子,“翁”为泥巴塘,意为泥巴塘寨。芒翁村驻地在芒翁自然村,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驻地坐落在巴达山脉的一个山梁上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在梁子寨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驻地在石佛洞遗址旁而得名,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驻地在山坡上且寨子面向东部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在东坡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班康,傣语。班即场,康即细靛叶,班康即细靛叶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