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那洒镇

地名:那洒镇隶属广南县
行政代码:532627105代码前6位:532627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6 邮政编码:663300
车牌代码:云H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8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68万人
人口密度:约9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那洒镇因镇政府驻那洒村而得名。“那洒”系壮语,“那”指田,“洒”指散,意为田地分散的村庄。

基本介绍:

那洒镇位于广南县南部,距县城约65公里。东与本县珠街镇、篆角乡相连,南邻西畴县鸡街乡,西与砚山县阿猛镇、蚌蛾乡相连,北与本县五珠乡、旧莫乡接壤,总面积488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灌木丛生,高山岩石裸露,土地瘦薄。最高海拔2029米(维莫小太阳),最低海拔1150米(龙汪洞)。年平均气温16.1℃,一年中,旱雨两季分明,旱季始于9月至次年4月;雨季为5月至9月,雨量集中于6月至7月。每年无霜期300天左右。经济状况“九.五”以来,那洒镇经济呈持续、健康发展状态。到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实现5988万元,比上年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838元,比上年增长64元,增长率8.2%,粮

+查看详细那洒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那洒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历史沿革:

那洒镇境域,属句町古国故地。

清道光五年(1825年),属今那洒镇置坝皓营(今岜皓村)。

民国二年(1913年),改置小南区(治在那酒街);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称五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怀德乡。

1949年11月,改怀德区。

1951年,称第五区公所。

1957年,称那酒区公所。

1958年11月,区改为群英公社。

1961年,公社改区公所。

1981年,改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公社改

+查看详细那洒镇历史沿革>>

tt1">
洱海
那洒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那洒”,壮语,那—田,洒—散,意为田地分散的村庄,故名那洒。…[详细]

维莫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壮语:维——周围;莫——尖山。因驻维莫村,故名。…[详细]

董德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那洒区董德乡。1958年建管理区。1961年设大队。1962年改为小公社。1970年复称大队。1984年恢复董德乡。1987年为董德办事处…[详细]

岜皓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壮语:岜——岩;皓——白;因驻地位于岜皓村,故名。…[详细]

贵马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壮语:贵——冲;马——马。因驻贵马村,故名贵马村民委员会。…[详细]

长箐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设大队。1984年设长箐乡。1990年为长箐办事处。长箐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4月村改委,前身是长箐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详细]

魁母甲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壮语:魁——冲子;母甲——野猪;因驻魁母甲村得名。…[详细]

龙汪洞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设乡。1958年公社化设管理区。1961年设大队。1984年恢复乡。1990年为龙汪洞办事处。龙汪洞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8月村改委,前…[详细]

麻巫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设大队。1984年设麻巫乡。1990年为麻巫办事处。2000年4月为麻巫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石丫口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设大队。1984年设石丫口乡。1990年为石丫口办事处。2000年4月为石丫口村民委员会,因驻石丫口村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松树脚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设大队。1984年设松树脚乡。1990年为松树脚办事处。2000年4月为松树脚村民委员会,因驻松树脚村得名。2007年村民委员会驻地从松树脚…[详细]


以下地名与那洒镇面积相当:
到那洒镇必去著名景点

那洒镇相关名人

那洒镇特产与美食
那洒镇民俗文化
广南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