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嘉禾乡 | 隶属:江城县 |
行政代码:530826203 | 代码前6位:530826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9 | 邮政编码:665900 |
车牌代码:云J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31.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嘉禾,意为生长茁壮的禾稻。因区域内庄稼长势好,粮食丰收,故名。
加禾乡位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北部,地处东经10140—10204,北纬2239—2258之间。东连曲水,南接国庆,西邻宝藏乡,北与墨江县和绿春县隔江相望。全乡面积531.75平方公里,境内群山叠嶂、河流纵横,最高海拔2075米(瑶人尖山),最低海拔360米(夺河与李仙江汇合处)。年平均气温18.1℃,年降水量在1800—2300毫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坝子少坡地多的农业乡。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82个自然村、94个村民小组、3142户、13596人。其中农业人口11931人,占87.8%;非农业人口1665人占12.2%。居住着哈尼、彝、傣、汉等10种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
2023年2月,嘉禾乡被云南省爱卫办命名为2025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民国时期,属墨江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江城建县时划归江城县,为第二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区级乡。
1949年,建嘉禾区。
1958年10月,嘉禾区改嘉禾公社。
1961年,改嘉禾区。
1969年,又改嘉禾公社。
1984年初,改嘉禾区,明子山乡并入。
1987年,改嘉禾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江西:地处李仙江西边,故而得名。1950年成立村,1955年改乡,1958年改大队,1961年改乡,1969年改大队,1984年改乡,1987年改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联合”:合拼、合作,此村1955年与洛洒合拼同设一乡,故名联合。…[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仙”,人户姓氏,据说是旧时这一区域的头人,此村由此人带领兴建。现驻地田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语地名。“巴嘎”意为坍山丫口。1955年成立乡,1961年改大队迁到大石板村,1969年改为大队,1984年改乡,1987年改村,为乡上派出机构,…[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平掌”因当地地势平坦得名。1955年设乡,1958年改大队,1961年改乡,1969年改大队,1984年改乡,1987年改村,为乡上派出机构,200…[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子山”,当地方言称松脂为明子,意为产松脂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语地名。“洛”指箐;“洒”指歇息;“洛洒”意为箐边歇息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隔界”,指界线分隔位置。设建时以驻地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南旺”意为水凉甘甜,此地山高水甘甜,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会”,意为此地是这一片区驻地中心,四方村寨聚会之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