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厅镇 | 隶属:建水县 |
行政代码:532524102 | 代码前6位:532524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54300 |
车牌代码:云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61.7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1万人 |
人口密度:约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官厅镇地名原为彝族语“供忒咪”,意为“告诉你要上供的地方”;汉字“官”音接近彝语“供”音;“厅”音接近彝语“忒”音,意为“告诉”或“通知”;“咪”意为“地方或地区”。彝语将其命名为“供忒(te)咪”,汉语音译为“官厅”。
基本介绍:
官厅镇地处红河中游北岸,建水县西南部,距建水县城45公里,东接陈 官厅镇
官镇、坡头乡,南与元阳、红河两县隔河相望,西与石屏县牛街乡接壤,北与青龙镇毗邻,是全县的高寒山区乡镇之一。地域在东经102°37′00″—102°52′00″,北纬23°16′45″—23°30′10″之间,全镇总面积361.78平方公里。辖官厅、板井、谢租、车家、龙潭、乌梅、牛滚塘、苍台、团脑、磨依蚌、磨玉、乍拉12个村民委员会,98个自然村,122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所设在官厅村民委员会。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32810人,其中农业人口32011人,占总人口的97.6%。境内居住着彝、傣、哈尼等少数民族,人口为
历史沿革:
从明清至解放前期,一直为纳楼茶甸土司地。
民国初年,设官厅行政委员,后改为官厅县佐地,继而改为建水第十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撤区,改为复盛乡。
1950年,为第二区。
1958年秋,为官厅公社。
1961年,官厅公社改为官厅区。
1969年,官厅区改为官厅公社。
1984年,官厅公社改为官厅区。
1987年12月,官厅区改为官厅乡。
2000年1月,由官厅乡改为官厅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记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世袭纳楼土司,“官厅”意为土官的府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复安区,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为官厅公社板井管理区,1961年为官厅公社板井管理区板井生产队,1961年5月为官厅区板井公社大板井…[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复安区,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为官厅公社谢租管理区,1961年为官厅公社谢租管理区谢租生产队,1961年5月为官厅区谢租公社大谢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潭村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官厅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复安区,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为官厅公社车家管理区,1961年为官厅公社车家管理区车家生产队,1961年5月为官厅区车家公社大车家…[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复安区,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为官厅公社乌梅管理区,1961年为官厅公社乌梅管理区乌梅生产队,1961年5月为官厅区乌梅公社大乌梅…[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复安区,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为官厅公社牛滚塘管理区,1961年为官厅公社牛滚塘管理区牛滚塘生产队,1961年5月为官厅区牛滚塘公…[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复安区,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为官厅公社苍台管理区,1961年为官厅公社苍台管理区苍台生产队,1961年5月为官厅区苍台公社大苍台…[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垴村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官厅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复安区,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为官厅公社磨依蚌管理区,1961年为官厅公社磨依蚌管理区磨依蚌生产队,1961年5月为官厅区磨依蚌公…[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委员会驻地为大寨(原名磨玉大寨)。…[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复安区,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为官厅公社乍拉管理区,1961年为官厅公社乍拉管理区乍拉生产队,1961年5月为官厅区乍拉公社大乍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