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永平镇 | 隶属:景谷县 |
行政代码:530824102 | 代码前6位:530824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9 | 邮政编码:666400 |
车牌代码:云J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6.32万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30个行政村 |
1950年三乡合并,以永久合平之意命名,得名永平镇。
基本介绍:
"位置面积:永平镇位于景谷县城西南53公里处,和双江、临沧交界,国道323线穿增而过。交通扼景谷南部五乡镇咽喉,是景谷南五乡镇物资集散地,总面积 为1165.66平方公里,是景谷面积最大的镇,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占88.4%,平均海拔1250米,勐戛河自南而北经坝子流入澜沧江,河道西岸土地平坦肥沃,物产丰富,是全镇商品粮的生产区。
人口民族:到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4938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人。世居民族有汉、傣、彝、拉祜、哈尼、布朗、回族等15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6130人,占总人口的53%;其中:傣族15456人,占33%;彝族8843人,占19%。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和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2024年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永平镇榜上有名,位列第87名。
2023年9月,2023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永平镇位列第88。
2023年2月,永平镇被云南省爱卫办命名为2025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2022年9月,2021中国西部百强镇名单揭晓,永平镇位列第84位。
2020年9月,永平镇上榜2019中国西部百强镇,位列第92位。
2014年7月,永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芒岛佛寺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茂密村芒岛小组,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为南传佛教傣族佛寺,该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殿、僧房、戒堂、后门及侧门等组成,全寺占地面积2436
迁岗佛寺位于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
大寨佛寺位于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西面茂密大寨村南侧,建于清光绪25年,由大殿、僧房、戒堂、大门等组成,占地面积1365平方米,系傣族南传佛教佛寺。
历史沿革:
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为勐嘎土司辖地。
后属威远厅,辖地勐嘎,下设茂密、翁哄乡。
清雍正四年(1726年),设勐嘎经历,属威远厅。
清乾隆元年(1736年),撤销勐嘎经历。
民国二年(1913年),为威远县西二区,下辖勐嘎乡。
民国三年(1914年),设勐嘎分县佐,属景谷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勐嘎分县佐改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5月,为第七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26日,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成立社区时政府希望各居民生活团结、幸福、安康,故而得名田园。…[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永裕,意为长久和睦富余。2020年12月20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永裕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永平镇人民政府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勐嘎村2020年12月20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永裕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永平镇人民政府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各族人民大团结之意得名团结。1950年成立团结乡政府,1958年建立大队,1962年改为公社,1969年恢复为大队,1984年由勐赛大队划入彭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的“迁东”、“营盘”村各取一字得名为“迁营”。…[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费为水坝,竜为大,费竜意为大水坝。…[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芒费意为斜坡寨子。1967年由勐戛大队划出建立中平大队,1984年9月从中平大队(现勐嘠村委会)分出来成立芒费乡。1988年改为芒费办事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芒”为村,“腊”为晚,意为晚居之村,因当时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安居于此的人民为了生活被迫早出晚归,故以“芒腊”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芒”为村,“东”为坝,“芒东”意为坝子村。现驻地谢家四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迁”为土官,“毛”(卯)为德宏的勐卯(瑞丽),意为勐卯迁来的土官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迁”为土官,“糯”为水潭,“迁糯”意为水潭边的土官村,驻地迁糯大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南”为水,“谷”为螃蟹,南谷意为螃蟹箐。现驻地漫落,故名。…[详细]
茂密村全村面积192727亩,耕地面积10110亩。村在景谷县委政府的部署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健全了村组织机构辖区内有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型黑山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昔俄村是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的上、下龙塘村得名双龙。1950年取名“双龙”乡,以境内的上、下龙塘村得名。1958年下龙塘划并边江区岔河大队,其余为大队建制,1962年改为公…[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为新建之地,取名新塘。解放初期,属和平乡噶地区。1953年实行乡制,属新村乡;1955年划并边江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从新村分支出来建立新塘大…[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属博爱乡,1950年建立新村乡,1955年划入边江区,1958年建立大队,1962年改为公社,1969年恢复为大队,1984年改设乡,1988年建新…[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新村乡,1955年划并边江区,1958年划入永平公社建立中山大队,1962年改设公社,1969年恢复为大队,1984年改为乡。1988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振兴中华之意得名兴华。1950年建兴华乡,意为振兴中华,1959年划入永平公社建立大队,1962改为公社,1969年恢复为大队,1984年设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倮”为山,“练”为尖,倮练意为尖山之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勐”为地方,“龙”为大森林,意为大森林多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王家村民小组大箐有三个石头形似大门的箐头,故而得名箐门口。…[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居于昆明河与龙潭河岔口处,故得名岔河。…[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位于明河河边,故而得名。1950年属永平区,1954年6月划入边江区,1958年建立大队,1962年改为改为公社,1969年恢复为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位于江水平缓之地的澜沧江边,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位于富龙山腰,故而得名富龙。1954年5月前属永平区,同年划入边江区,1958年建立大队,1962年改为公社,1969年恢复为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芒为村,帕为岩,芒帕意为岩石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原驻地为柳安村,故而得名。现驻地营盘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崴”为快,“里”为好,“崴里”意为水流速快而好,可引梁灌溉农田。…[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10月由永平区划入边江区建立大队,1962年改为公社,1969年恢复为大队,1984年改为乡,1987年改为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兴旺发达之意得名永兴,驻地扎把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永和取搬迁来的本镇、半坡乡、益智乡三个乡镇移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之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