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夕阳彝族乡 | 隶属:晋宁区 |
行政代码:530122202 | 代码前6位:53012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1 | 邮政编码:650600 |
车牌代码:云A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5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836人 |
人口密度:约3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夕阳彝族乡因境域坐落山巅,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绚烂,满天云霞,因景而得名。
基本介绍:
夕阳彝族乡位于晋宁县西南面,距县城昆阳约65公里,是晋宁县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全乡幅员156平方公里,东与玉溪红塔区洛河乡交界,南邻峨山县甸中镇,西与易 门县十街乡、浦贝村,北与安宁市八街镇接壤。全乡下辖10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有总户数2741户10103人,其中农业人口 9444人,少数民族人口8012人,总总人口的79.3%。
2006年全乡共完成经济总收入666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3546万元,比上年增长2%。年种植粮食12723亩,产量达377万吨;种植烤烟5500亩,完成收购任务66万公斤,实现农特产税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3万元。
历史沿革:
1950年前,属昆阳县九区。
1950年,属第四区。
1958年,成立夕阳公社。
1983年,夕阳公社改为夕阳彝族乡。
1984年,夕阳彝族乡改为夕阳区。
1988年,夕阳区改为夕阳彝族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有“夕阳晚照”为旧昆阳县八景之一,以景名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前属峨山县,同年属昆阳县,1957年划归峨山县,1962年并入晋宁县,1983年为行政村,1984年改为保安乡,1986年改为办事处,200…[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7年前属昆阳县,1958年后属峨山县,1962年属晋宁县,1983年为行政村,1984年裁大摆衣行政村并入田房乡,1986年为田房办事处,200…[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7年前属昆阳县,1958年属峨山县,1962年属晋宁县,1983年为行政村,1984年裁法多行政村并入设新山彝族乡,1986年改为办事处,200…[详细]
打黑村位于山坡上,建于元代。是夕阳保存彝族传统民居较完整的村落之一,历史遗存集中,是昆明市规划的主要彝族保护区。农耕种植业是打黑村的传统产业。打黑村历…[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6年前属昆阳县,1958年后属晋宁县,七十年代属晋宁县夕阳公社,1983年为行政村,1984年裁水井并入绿溪乡,设一字格彝族乡,1986年改为办…[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6年前属昆阳县,1958年属晋宁县,七十年代属晋宁县夕阳公社,1983年为行政村,1984年改为绿溪彝族乡,1986年改为绿溪办事处,2000年…[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7年前属昆阳县,1958年后属易门县,1962年属晋宁县夕阳公社,1983年为行政村,1984年改为彝族乡,1986年为办事处、2000年3月1…[详细]
木鲊村祖先是由昭通地区迁徙到滇池地区的,元明时,汉族大量迁入滇池地区,“汉到夷走”,他们的祖先由滇地区迁徙到晋宁、玉溪、易门交界的群山之中定居。村域面…[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梁地村是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据《晋宁州志》记载,道光二十年前当地就有瓜子种植历史,到今约200年。1991年农业志记载:“据民国年间《晋宁州志》、《昆阳县志》记载,葵属类有白瓜子,黑瓜子、红瓜子三种。特别是黑瓜子,颗粒大、饱满、
夕阳香糯米是古时彝族头人背⒌恼淦贰Oρ粝闩疵妆聿愀缓枷阈兔卓分臀谼,米胚中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在蒸煮过程中会发出幽香,是制作上等八宝饭的主要原料,也是日常煮制食用的上等佳米。糯米又叫